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图,图2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A﹣E”表示生物成分,“甲﹣丁”表示生理或化学反应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若该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获取的能量全部用于增加体重,那么使猫头鹰体重增加10kg,则植物最多可以消耗_____kg。
(2)图1中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该图中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
(3)从图2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_____,因为只有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丙转化为有机物,进行碳循环。
(4)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球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据图2分析,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①_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与生物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内填代号,横线上填名称)
(1)图甲是家蚕的发育过程,它的发育要依次经过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幼虫身体的长大而生长,所以在发育过程中有_____现象。
(2)图乙是青蛙个体发育过程,图中[3]与[7]的呼吸器官的分别是_____;每年的春末夏初一只只雄蛙频频发出悦耳的鸣声,其目的是_____。
(3)图丙结构中,鸡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_____;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是[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如果把人看做是一台仪器,眼睛算得上是其中最精妙的部件之一。人眼能看到物体,与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有关。光线通过相关结构到达视网膜,视网膜的视轴终点有一个浅漏斗状的、富含叶黄素的小凹陷区,叫做黄斑中心凹,那儿分布着丰富的视觉细胞,是视力最敏锐的地方。视觉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在明亮的环境里,主要是视锥细胞提供视觉功能,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这就使我们在明亮的环境能够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视杆细胞只能感应光的明暗,不能感应光的色彩。
视觉细胞内的膜结构上布满能够吸收光的视觉色素。视杆细胞上的视觉色素由光视蛋白和视黄醛分子构成,视黄醛分子来源于维生素A。当视觉色素吸收光后,其结构会发生改变,最终使得视杆细胞的电压发生变化,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给大脑。而在视锥细胞中存在着其他三种不同的视觉色素。
我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通过两种视觉细胞对光的感应实现的,比如当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肯定会让这些文字处于你的视野中央。在视野中央所对应范围的中心凹区域,每平方毫米仅视锥细胞就有18万个,这些细胞能够将接收的信号全部传输给大脑,因此,视野中央有很高的分辨率。而余光所对应的中心凹周围几乎没有视锥细胞,全部都是视杆细胞,我们仅能看到模糊不清的图像。
人眼约有一亿多个视杆细胞和八百万个视锥细胞。这些视觉细胞死亡后不可再生,所以人眼的视觉细胞是人体最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短波蓝光已成为视觉细胞的头号杀手之一,它能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使光敏感细胞凋亡。这种对人眼造成危害的蓝光,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LED等发出的光线中!
(1)物体反射的光线,最终落在___ 形成物像。当视觉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______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东周列国志》提到“此鸟为鸮,昼不见泰山,夜能察秋毫”。根据文中信息推测,鹗鸮的视觉细胞与人相比,___ 细胞相对较多。
(3)若____缺乏,则视黄醛分子减少,从而影响视杆细胞的功能,使人在黑暗环境中对光不敏感,形成夜盲症。若位于X染色体上某个基因异常,会导致人体无法感受红绿光,引发红绿色盲症,这说明基因__________。上述两个视觉异常的疾病可以遗传的是____。
(4)根据文中末段中给出的信息,请写出一条保护眼睛的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阶段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填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必需的环境条件是_____,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图A中的[]_____提供。
(2)在图B中,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3]____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细胞的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3)图C表示的植株的茎不能长的很粗,原因是茎的结构中没有_____。
(4)E是由D中的_____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发须经过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_____。
(5)如图2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单选)
A、甲曲线表示幼苗鲜重变化,乙曲线表示幼苗干重变化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水分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的营养物质不断消耗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4年西非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感染人数超过2.6万人,死亡人数1.1万人。西非埃博拉疫情发生后,我国医务工作者迅速出击,对西非实行人道主义救助。据有关专家研究,埃博拉病毒(见下图)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
材料二:据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12月28日宣布,由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
(1)埃博拉病毒与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在对埃博拉患者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将患者及时隔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为有效控制埃博拉疫情,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出了埃博拉疫苗。下面是疫苗在临床试验之前,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的过程: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20只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步骤见下表:
组别 | 疫苗注射情况 | 30天后 | 病毒注射情况 | 患病情况 |
甲组 | 注射埃博拉研发疫苗 | 未患病 | 注射较强埃博拉病毒 | 9只未患病 |
乙组 | 不注射疫苗 | 未患病 | 注射较强埃博拉病毒 | 10只均患病 |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②实验结果说明,注射埃博拉疫苗对埃博拉传染病具有 作用。其原理是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体内的 细胞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A、B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外,一般还具有[③]叶绿体、[①]细胞壁、[]_____.
(2)细胞结构中,[]_____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
(3)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薄膜叫_____,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A、B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四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请分析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一组图示说明的序号填写在图下相应的横线上:
①抵抗抗原的侵入 ②皮肤的保护作用 ③溶菌酶的作用 ④吞噬细胞的作用
(下列两小题的答案用图中相应字母表示)
(2)图中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_______;图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_______;图中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________。
(3)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有_______;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