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建立了下图所示的生物分类表,表中1、2、3 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A. 小麦、酵母菌、甲流病毒
B. 草麗虫、乳酸杆菌、衣漢
C. 水稻、大肠杆菌、乙肝病毒
D. 马尾松、青霉、大肠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后发现其脑部活动正常,为进一步确定其神经系统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请据图分析回答: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
(2)如果受伤者被刺后迅速缩手,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完成此反射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请用数字和箭头写出此过程的神经冲动传导路线________________。
(3)受伤者蒙上眼睛,医生用针刺其手指,其感到疼但没有缩手,说明其脊髓的_____________(填“灰质”或“白质”)部分没有受损伤。伤者产生痛觉的部位在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处。
(4)若伤者只是②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_____________(有/无感觉,有/无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7年12月7日,第二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青岛召开。早在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介绍了我国正在探索种植的“海水稻86”。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
海水稻本身并非新事物,但普遍存在产量低、米质差等缺点,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多年来相关技术难题一直难以攻克,农民种了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无法直接推广。
2017年,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进行了高产攻关,利用杂交的优势提高产量。在研发中心的试验基地和改良基地进行实地测产,亩产量分别达到620.95公斤和714.59公斤。这个亩产意味着未来如果成功推广一亿亩,可以养活8000万人口。
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亚洲3.2亿公顷,而中国有1亿公顷(15亿亩)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
因海水的微量元素较高,所以海水稻的无机盐含量是比普通稻的含量要高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精白米高出4.71倍;加上海水稻在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其抗病性较强,不用施肥、打农药海水稻还有盐碱度和耐盐基因,所以,海水稻的“体质”是相对不错的。
请回答问题:
(1)“海水稻”在海边滩涂生长,可推测它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
(2)如果把普通水稻种植到盐碱地,细胞就会出现下图_______所示的现象,造成“烧苗”。
(3)海水稻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____________,在下图中的编号是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水稻并不咸,是因为海水稻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
一粒海水稻属于_________。
A.植物体 B.一个器官 C.一种组织 D.一个细胞
(5)你认为未来推广“海水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勤劳智慧的莆仙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总结出许多谚语。“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特指谷物)历来一半收”这句谚语说明的道理是( )
A. 不同植物需水
B. 立秋时节谷物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
C. 谷物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相同
D. 土质不同谷物的灌溉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密切联系。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e、f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A、B表示部分呼吸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食物中的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__,a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 _____________。
(2)经过B过程,流经肺部的血液在成分上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进入组织细胞后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等,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
(4)在正常人的d、e、f中,不含葡萄糖的是_______________;d是在______________中形成的;e重新回到血液中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完成的。
(5)皮肤中的汗腺能分泌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物质,说明皮肤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