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
A. 培养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技术
B. 制酸奶——发酵技术
C. “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
D. 培养抗虫棉——转基因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日葵是双子叶植物,其果实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
(1)由于果皮较厚,向日葵的种子自然萌发需要较长时间,生产中常用浸种方法提高发芽率。为探究浸种的最适条件,同学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由图可知,浸种的最适条件是_____。
(2)向日葵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通过_____作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
(3)向日葵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这是由于_____作用合成的糖类在细胞内转化为脂肪,能生产葵花籽油的物质主要贮存在向日葵果实的_____(结构)中。
(4)如图2是向日葵根尖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区域,箭头表示生理过程)。向日葵的根系主要由_____组成。根的不断伸长依赖图中的区域是_____(填字母)。图中箭头表示细胞的_____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不同的组织。[a]区内形成了吸收_____的结构,该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有效地扩大了吸收面积。这体现了生物体_____的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日常的学习中,中学生对自身“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非重要。如图是人体内与学习过程有关的部分结构重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用图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出某同学在听课过程中,声波引起的振动在中耳和内耳的传导过程:_____,并最终在[_____]_____产生听觉,该结构主要是由神经元的_____集合而成。
(2)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看到老师在黑板上讲的重点内容,及时低头做好相关笔记,这一过程中眼球内①的变化是_____,从而保证在[_____]_____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3)某同学在记笔记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尖锐物扎到,该同学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_____功能。请用图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形成过程_____。
(4)某同学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由于紧张导致心跳速率加快,这一过程是位于_____内的相关中枢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无偿献血是每位公民的义务,那么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量应为( )
A.50~100mL
B.200~300mL
C.350~500mL
D.500~6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图二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能量单位为千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所示,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一条食物链_____,其中①生理过程的表达式为__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据图二分析,B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3)经过长期的实地观察,发现此草原正在逐渐向森林演变,在演变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逐渐_____,可能原因是_____。
(4)若要了解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分布情况,可采用_____(探究方法)进行,经研究发现,土壤中光节肢动物这一类就有几十种,这体现了_____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的高秆与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设基因为B和b),下表是小麦茎的高矮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 亲本性状 | F1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 |
高秆 | 矮秆 | ||
一 | 高秆×高秆 | 105 | 112 |
二 | 高秆×矮秆 | 316 | 108 |
三 | 矮秆×矮秆 | 207 | 0 |
(1)根据组合_________可以判断出,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组合一中亲本的遗传基因组合是__________。
(3)已知矮秆小麦抗倒伏,高秆小麦不抗倒伏,科学工作者欲培育出矮秆小麦,可以选取表格中的组合__________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即可选育出矮秆小麦新品种。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类型,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__育种,其原理是通过杂交使亲本的基因_______________。
(4)目前,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诱导生物体内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这种变异是__________,人们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新品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很多,请你列举出一种育种方法,如: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