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人大笑时,上下颌骨不能合拢,这是因为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B. 关节软骨使关节更加灵活
C. 蜗牛依靠肉质足缓慢爬行
D. 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级的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于是,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研究,各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 |
一组 | 7261 | 11844 |
二组 | 8108 | 11860 |
三组 | 9576 | 12390 |
四组 | 9850 | 13860 |
五组 | 9762 | 13860 |
六组 | 7480 | 11592 |
(1)比较表中两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果才更可靠?_____.
(3)1克花生仁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实际约为23500焦,1克核桃仁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实际约为31800焦.与各小组测得的数值相比较有较大差异,请解释原因(答出三点即可):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右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除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外,植物细胞一般还具有①________、⑤___________、和⑥____________。
(2)④___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3)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中。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_________。
(5)动植物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的同学想知道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是否一样,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
(1)第一次取花生仁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70℃(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能_____焦.
(2)第二次取核桃仁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75℃(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能_____焦.
(3)如果两个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怎样才能做到尽量减少花生仁或核桃仁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的丢失?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然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___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
(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可为这套装置增设一个防止热量散失的部件,请在如图所示装置上画出该部件的示意图.(能够简单表达设计意图即可)
(3)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火焰熄灭时
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_____焦.
(5)从这粒核桃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_____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的眼球的结构图,据图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装入的底片相当于眼球的_____,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_____.
(2)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②]角膜、[]_____、[]_____和[④]玻璃体,并主要经过[]_____的折射,最终落在[]_____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这些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3)近视是由于[]_____的曲度变_____(填写“大”或“小”),且不能恢复,或者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_____(填写“过长”或“过短”)引起的.近视眼可通过配戴_____透镜(填写“凹”或“凸”)加以矫正.为预防近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