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的细菌和真菌能与动植物共生,互惠互利相依为命,地衣是哪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的
A.细菌和苔藓植物 B.细菌和藻类植物 C.真菌和苔藓植物 D.真菌和藻类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请分析作答:
(1)若___________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科研小组开展上述研究活动的目的是______。
(3)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___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
(4)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c 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_____完成 c 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_____,淀粉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
(2)a、b 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是通过_____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变化是______。
(3)氧气进入血液后与______结合,由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 _____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蜜蜂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昆虫,一个完整健康的蜂群通常是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的。蜂王是能够产卵的雌性个体,它产生的卵分为未受精卵和受精卵两种。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染色体数目是 16 条。受精卵发育成雌蜂,染色体数目是 32 条,而食物类型又决定了雌蜂是发育成蜂王还是工蜂。蜂王的个体大小约是工蜂的 1.5倍,而寿命更是工蜂的 20 倍。
所有蜜蜂幼虫最初的食物都是蜂王浆,产在普通尺寸蜂房里的雌幼虫会早早“断浆”,改吃普通蜂蜜和花粉,将发育为工蜂;产在较大蜂房中的雌幼虫,能获得足够 蜂王浆,可以发育成蜂王。
为什么蜂王和工蜂有着相同的基因,发育结果却不同呢?研究表明,工蜂大脑细胞中约 600 个基因被甲基化,而蜂王大脑细胞中的基因没有甲基化。如果某 DNA 片段被甲基化,那么包含该片段的基因功能就会被抑制。DNA 的甲基化是由一种酶来控制的,如果让蜜蜂幼虫细胞中的这种酶失去作用,蜜蜂幼虫就会发育成蜂王,和喂它蜂王浆的效果是一样的。饲喂幼虫蜂王浆,其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幼虫发育成蜂王的比例显著提高。
(1)据图分析可知,蜜蜂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发育。蜜蜂采蜜这一性状表现是由_____控制的。
(2)蜂王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染色体由_____和_________组成,基因是含有遗传信息的_____。
(3)请从遗传物质和环境两方面解释蜂王和工蜂的发育过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__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