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 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 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仔细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回答问题。
生态农业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例如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种植收获的玉米籽粒既可作为鸡的饲料,也可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牛和鸡加工成人们食用的美味食品。人、牛、鸡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作为玉米的肥料。
(1)根据上述人工生态系统中提供的内容,分析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玉米→鸡→人→沼气 B.玉米→牛→人
C.玉米→人→沼气 D.玉米→鸡→牛→人
(2)如果附近工厂排放的铅、汞等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下列生物体内有害物质富集最多的是( )
(3)在上述人工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牛、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发酵产生沼气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属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不会引起( )
A. 甲的数量不变,丙的数量下降,丁的数量增加
B. 甲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不变,丁的数量不变
C. 甲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甲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丁的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请你结合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切片时,要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_____切割叶片,多切几次,为了观察时透光效果好,选取最_____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发现物像偏向视野左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3)图中数字_____指的是叶片的下表皮,判断的依据是下表皮的[ ]_____比上表皮多。
(4)图中标号②细胞中有而①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_____,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所属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对心脏也有较大影响,我们通过探究“酒精溶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获得证据.某实验小组测定了水蚤在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中的心率,绘制成如图的曲线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酒精能使水蚤的心率逐渐减慢
B. 20%浓度的酒精会直接引起水蚤死亡
C. 心率的变化不能说明酒精对心脏有影响
D. 低于0.5%浓度的酒精能使水蚤的心率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4 B. 生长最快的部位1
C. 部位3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 D. 部位2有导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群居,食草为生。由于有强健匀称的四肢,藏关头具有善奔跑的特点,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70公里。藏羚羊血液中红细胞含量高,具有强健的心脏(下表是几种动物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青藏铁路施工的相关单位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徒(如上图)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并在施工过程中要取了严禁惊扰藏羚羊等管理措施。然而,近年来,仍有偷猎者的枪不断地对准已濒临灭绝的藏羚羊。
(1)藏羚羊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类动物,藏羚羊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藏羚羊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________。上图藏羚羊的迁徙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为。
(3)请你再提出一点关于保护藏羚羊的建议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作用;②代表的是___________作用
(2)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③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④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哪类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