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
(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___________ 生活为主转变到_________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猩猩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内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__________
(3)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肺结核和狂犬病是常见的传染病。掌握正确地防控措施,可以远离这类疾病。请任选题目一、二中的一个作答,两题都做,按题目一作答计分。
题目一 | 题目二 |
(1)结核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图中的[④]是__________。结核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进入人体后,营________生活。 (2)结核杆菌是引发肺结核的________,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当发现患者时,应及时隔离,该措施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属于____________ 。 (3)疾控中心人员对接触过结核病的人群进行结核杆菌的抗体筛查。若有抗体被检测出来,则被检测者可能感染了结核杆菌,需进一步确诊。该抗体的产生,表明人体内发生了_______免疫。 | (1)狂犬病毒只有①蛋白质外壳和[②]_______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人体的______中。 (2)狂犬病毒是引发狂犬病的________。被猫、狗抓咬,可能感染狂犬病,因此,及时处理患病猫、狗,该措施在传染病预防中属于________。 (3)若被猫狗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临床上,可用狂犬病毒抗体检测法,判断人体接种疫苗后是否产生了抗体。该抗体的产生,表明人体内发生了______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水稻的长穗和短穗分别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A、a分别表示果蝇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用B、b分别表示水稻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请据图和表分析回答:
杂交组合 | 亲本 | 子代植株性状表现 | |
长穗 | 短穗 | ||
甲 | 长穗×短穗 | 423株 | 429株 |
乙 | 短穗×短穗 | 226株 | 667株 |
(1)分析图和表可以得出,果蝇和水稻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
(2)分析如图可以推知,亲代长翅与残翅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
(3)在途中子二代的长翅个体内,基因组成是Aa的所占概率是_____;子二代中出现了残翅,这种变异能否遗传给后代?_____。
(4)若表中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它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是___条;杂交组合甲组中,若亲本长穗为父本,短穗为母本,可判断出子一代水稻果皮的基因组成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和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连续过程,试分析回答:
(1)受精卵经过不断地_______后,形成胚泡;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再进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逐渐发育成胚胎。
(2)胚胎发育的场所是()____;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和氧通过_____从母体获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某家族该性状的表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
家族成员 | 祖父 | 祖母 | 父亲 | 母亲 | 儿子 |
性状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A. 祖父和祖母的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B. 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C. 儿子的基因组成可以确定
D. 父母亲的第二个孩子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几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亲代的许多性状能在子代身上体现,主要原因是( )
A. 亲代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B. 亲代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C. 子代与亲代生活在一起,长相就会相像
D. 亲代把细胞核中所有基因传递给子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B. 花的紫色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
C. 子一代细胞中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D. 子一代形成子二代过程中需要人工授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③是①和②组成的
B. ①和②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C. 具有遗传效应的①的片段叫基因
D. 除突变外,每种生物细胞内③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一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