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 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A系统内,完成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 经过③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由__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__血。
(3) 在C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
(4) 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___________出现了病症。
(5) 图示中的排泄途径共有______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一系列探究实验,请尝试参与该小组的探究活动。
(1)图1所示的是利用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经过暗处理24小时,夹黑纸片,放在光下3-4小时,再脱色、漂洗,最后滴加碘酒,能变蓝的部分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在验证植物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置了如图2的对照实验,该实验证明种子呼吸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__。
(3)图3所示的是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向A、B萝卜洞内分别注入等量的浓盐水和清水,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填字母)萝卜的洞内液面升高,说明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外界溶液浓度和细胞内溶液浓度,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物圈中,动物和人都需要不断从食物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下面绘制的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一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小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设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__________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
(4)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其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蜂巢中,蜜蜂的数量可达几千只,蜂后负责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蜜。这些行为从发生看是先天性行为,从功能看是社群(社会)行为,判断这两种行为的依据分别是( )
A. 与生俱有,数量多 B. 与生俱有,分工合作
C. 学习获得,数量多 D. 学习获得,分工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粉 D.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一些“生物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达到科学的探究目的,还要设置一个实验装置,该装置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__,此装置必须放在的_______环境中___
A.二氧化碳,有光条件 B.二氧化碳,无光条件
C.氧气,有光条件 D.氧气,无光条件
(3)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设置了丁装置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但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过许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间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概念图。
上述概念图中A、C、D、E的相关内容是: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