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请据图回答:
(l)观察左图,该实验可形成______组对照实验。
(2)叶片A中非绿色部分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叶片B绿色部分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
(3)右图中,C、D两曲线表示同株植物在不同温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其中____曲线代表温度较高时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若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出一点)。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里的青山,旨在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现有森林,因为绿色植物的______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B. 曲线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C. 曲线DE段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
D. C点较B点低是由于正午的温度过高、太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减少,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和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数据,请据图回答:
编号 |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
第1组 | 5× | 10× |
第2组 | 5× | 40× |
第3组 | 10× | 40× |
(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视野内出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选择目镜、物镜的组合是______。
(2)若在视野内看到了“N”,则玻片标本上的原图是______。
(3)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_______(平面镜/凹面镜)来对光。
(4)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想让观察到的血细胞体积更大,可转动[ ]_____,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为使实验获得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料袋颜色最好是( )
A. 白色 B. 黑色 C. 红色 D. 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叶脉切断(图中甲),另一片叶两而都贴上不透光的锡箔纸(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片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呈棕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 水和二氧化碳
B. 叶绿素和阳光
C. 水和阳光
D. 水和叶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生物体不同的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的①③⑤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B. 乙图中的衣藻既是一个植物细胞,也是一个植物体
C. 丙图中的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保护组织
D. 丙图和丁图中的生物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食物网中的一些生物,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和蜘蛛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
B.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因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所以无分解者,也能保持相对稳定
D.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24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非绿色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部分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向叶片A、B滴加碘液,冲洗后观察实验现象。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______色,非绿色部分不变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___。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种子能萌发的是___________。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需选择_____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3)若选择乙、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那么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4)丁装置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本实验中乙装置起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