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糖尿病患者可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蛋白质,通常情况下必须进行注射不能口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
B. 胰岛素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C. 胰岛素口服会被消化成氨基酸失去疗效
D.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让我们从“肠”计议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是人体吸收营养、排出废物的器官,它还掌管了人体70%左右的免疫功能,同时肠道内细菌种类达400种以上,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这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进入人体血液,对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膳食纤维与肠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饮食中的膳食纤维在食物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人体内没有消化膳食纤维的酶,这部分食物的消化主要依靠肠道菌群。研究显示,膳食纤维摄入量不够,肠道菌群会侵蚀肠道内黏膜,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科研人员给小鼠接种人类的肠道菌群,饲喂低膳食纤维食物。然后研究每代小鼠肠道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此外还观察恢复高膳食纤维饮食能否使小鼠肠道菌群恢复到初始状态。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但是可以证明低膳食纤维饮食对肠道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不利的。如果这一现象在人体内证实,那么因社会进步带来的饮食方式的改变,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现代人类肠道菌群失衡速度。
(1)人体内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____,其中含有____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以及其自身腺体分泌的肠液等三种消化液。
(2)请根据肠道菌群的功能,分析写出一种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或疾病____。
(3)通过小鼠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长期食用低膳食纤维食物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会降低
B.第一代小鼠恢复高膳食纤维饮食,肠道菌群多样性部分重建
C.低膳食纤维饮食持续几代后,即使食用加强版高膳食纤维食物,肠道菌群极少重建
D.将高纤维饮食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给肠道菌群失衡的小鼠,后者的肠道菌群会重建
(4)请从合理膳食角度,提出一条维持肠道菌群稳定的具体措施: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请结合下面的图解和有关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为蚯蚓,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通过湿润的 _____________与外界完成气体交换。
(2)图B所示为缢蛏。观察缢蛏时,发现它的呼吸器官是 ____________
(3)图C所示为蝗虫。观察蝗虫时,发现气体出入其身体的“门户”——气门位于身体的 ________________ (填“头部” “ 胸部””或“腹部”)。
(4)图D为家鸽。观察家鸽时,发现它用肺呼吸,并有[ ]__________ 辅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图乙表示___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胸腔容积________(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的气压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的含量增多,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父亲有耳垂,基因组成是BB,母亲无耳垂,基因组成是bb,那么他们所生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A. bbB. bb或BBC. BBD. 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观察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现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你认为[2]是______血管,判断主要依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1、2、3 组成一个_____。
(2)血液流经[1]_________时会发生过滤作用, 在[2] _____中形成原尿。
(3)原尿流经[3]_____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其余成 分形成尿液。
(4)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是 _____发生病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