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10月以来,嘉兴市防疫部门为全市的中小学生和教师免费接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接种疫苗的目的是( )
A.进行非特异性免疫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的胰腺和唾液腺都属于消化腺。比较人的胰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和消化酶的情况是( )
A.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B.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有差异
C.染色体的数量相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D.染色体的数量不同,消化酶的种类无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吸入的气体 21%,0.03%,78%,稀有气体0.94%,较少的水汽。 | 呼出的气体 16%,4%,78%,稀有气体1%,较多的水汽。 |
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啄木鸟是我们熟悉的森林益鸟(如图),它有形似凿刀的喙和长而带钩的舌,因此在消灭农林害虫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啄木鸟在树上攀跃过程中,用喙叩树,像是给树诊病的医生,当觉察到树内有虫子爬动时。就啄破树皮,用舌将虫子钩出来吃掉,故有“森林医生”的美称。
(1)啄木鸟的喙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此结构有利于增大_____(填“压力”或“压强”),从而啄破树皮。
(2)啄木鸟“觉察到树内有虫子爬动时,就啄破树皮”这一过程在生理学中称为______。
(3)在“树→虫子→啄木鸟”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以______能的形式流动的。
(4)用啄木鸟消灭农林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除了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防治效果好的优点外,还有哪些优点?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做了下述实验。
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A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B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2;丙瓶:l 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2,三套装置都如图所示。
C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_______(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
(2)你认为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 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_______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科研机构利用遥感卫星长期监控一个生态系统的演变,以下三幅示意图是根据不同时期卫星所拍摄的该生态系统照片绘制而成的。图中形状和颜色均相同的点表示同一物种,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点表示不同的物种,点的疏密表示单位面积上种群个体数量的多少。据图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一:距今25年 图二:距今25年 图三:现在
A.距今25年时,该生态系统中共有11个种群
B.距今25年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现在更强
C.近25年来,该生态系统所有生产者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大于自身分解有机物的总量
D.近25年来,该生态系统种群个体数量不断增加但物种数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果用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所示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 1 | 2 | 3 |
A | 染色体 | DNA | 基因 |
B | 光合作用 | 同化作用 | 新陈代谢 |
C | 细胞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 | 特异性免疫 |
D | 细菌 | 真菌 | 分解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潍坊 题型:解答题
侵袭 |
结果 |
提取 |
侵袭 |
结果 |
提取 |
侵袭 |
结果 |
提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