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时间 | 裸地 | 草地 | 灌丛 | |||||||||||||||
早晨 | 45.6 | 60.7 | 78.9 | |||||||||||||||
中午 | 29.5 | 49.6 | 61.3 | |||||||||||||||
晚上 | 35.2 | 55.9 | 73.5(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B B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灌丛 灌丛 ,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种类和数量 是不同的; 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小的时间是中午 中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一次,小强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回家放到了有光的地方,下午打开袋子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芽内有叶绿素),小强有些奇怪,便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做一次探究实验. (1)提出问题:阳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作出假设: 阳光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阳光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3)制定和实施计划: ①取一定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②甲放在阳光下下培养,乙放在 黑暗处 黑暗处 处培养,则甲是对照 对照 组,乙是实验 实验 组(实验组∕对照组).(4)预期效果是:甲组的黄豆芽 变绿 变绿 ,乙组的黄豆芽不变绿 不变绿 .(5)得出结论: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阳光 阳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下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下表分析回答.
(2)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①比较2号瓶和1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一定的水分 一定的水分 .②比较2号瓶和3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 .③比较2号瓶和4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充足的空气 充足的空气 .(3)象上述各组实验一样,每组对照实验一般只设 一 一 个变量因素,而且每个变量因素都应该设置对照组 对照组 .(4)上述实验探究的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而种子萌发还需自身的条件,即要有发育 完整 完整 而活 活 的胚,并有足够供胚发育的营养储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有:①向清水漂洗后的叶片加碘酒然后用清水冲掉碘酒,②实验植物在暗处放置一昼夜,③观察叶片遮光与未遮光部分的颜色,④把遮光处理后的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⑤将叶片的一部分作遮光处理再移到光下. (1)请填写正确操作的顺序 ②⑤④①③ ②⑤④①③ (2)实验植物在暗处放置一昼夜的原因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3)把遮光处理后的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 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加热清水漂洗后叶片的颜色为黄白色 黄白色 (4)此实验证明 光 光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 淀粉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其中ABC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请回答: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特有、而人体细胞一般不具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细胞壁 ;A表示细胞膜 细胞膜 .(2)B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叶绿体 叶绿体 和线粒体 线粒体 .(3)切洋葱时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 B B ]细胞质 细胞质 中.(4)①表示由细胞形成不同组织的过程,此过程要经历细胞的生长、 分裂和分化 分裂和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 有机物 有机物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 消费者 消费者 ,它们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分解者 ,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 先增加后减少 .如果植物被喷过某脂溶性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鸟 鸟 .(4)可见,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关系.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作者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联系qq:3310059649。 ICP备案序号: 沪ICP备07509807号-10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08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