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探究光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编号A和B;
②在两瓶中分别放入适量的水和等量的某植物种子;
③将A瓶遮光,B瓶不遮光,两瓶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为A、B两瓶内的种子发芽情况基本相同。
请回答:
(1)该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作出的假设是 。
(2)此实验过程中有A瓶和B瓶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除 不同外,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象这样的实验称为 实验。
(3)分析该小组同学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表
项目 组别 | 水源 | 水量(mL) | 水温(℃) | 蛙卵数 | 孵出蝌蚪数 |
A | 池塘水 | 500 | 22~25 | 250 | 245 |
B | 自来水 | 500 | 13 | 250 | 165 |
(1)本实验的设计不符合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因为在这一实验中有两个实验变量:一
个是 不同,另一个是 不同,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2)现利用上述实验A组中孵化的蝌蚪若干条、两只容器、甲状腺制剂、池塘水、蝌蚪
饲料,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作用。
方法步骤:
①在甲、乙两只容器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池塘水,各放入20只蝌蚪。
②甲中每天喂正常饲料,乙中除了喂正常饲料外,还每天加入适量的甲状腺制剂。
③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a: ;
b: ;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7支试管中加入的馒头等量,清水或唾液均为2毫升。
试管 | 物 质 | 是否搅拌 | 温度 | 时间 | 碘液 | 现象 |
① | 碎馒头+唾液 | 搅拌 | 37℃ | 10分钟 | 加 | 不变蓝 |
② | 碎馒头+清水 | 搅拌 | 37℃ | 10分钟 | 加 | 变蓝 |
③ | 碎馒头+唾液 | 不搅拌 | 37℃ | 10分钟 | 加 | 部分变蓝 |
④ | 未切碎的馒头+唾液 | 搅拌 | 37℃ | 10分钟 | 加 | 部分变蓝 |
⑤ | 碎馒头+唾液 | 搅拌 | 100℃ | 10分钟 | 加 | 变蓝 |
⑥ | 碎馒头+唾液 | 搅拌 | O℃ | 10分钟 | 加 | 变蓝 |
⑦ | 碎馒头+唾液 | 搅拌 | 37℃ | 5分钟 | 加 | 部分变蓝 |
请你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在 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麦芽糖。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③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口腔中__ __对消化的影响。
(3)如果探究口腔中的牙齿在消化中的作用,可以选择哪两支试管为对照实验?___ 。
(4)除(2)和(3)小题的对照实验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你选择
的这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
对照实验: 。
探究的问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是一个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在甲中,小白鼠死去的原因是 。
(2)在乙中,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地活着,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 ,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 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3)在实验取材上,如何确保该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答: 。
(4)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正确的做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其中a~f表示人体内的物质,请据图答题。
(1)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哪些?
答: 。
(2)某些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原因是: 。
(3)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煤气中毒时,大量的一氧化碳取代氧气与血液红细胞的
结合,可造成组织细胞缺氧而死亡。
(4)医生在检验某人的f时,若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 ;若发现有较多的a,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1)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第 组数据可以推测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
(2)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若第3组某家庭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该家庭中父母双亲的基因组成为: 。
(3)如果第1组中某家庭的单眼皮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那么她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
答: 。为什么?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在二战期间,几十到一百单位的青霉素就可以挽救无数伤员的生命,但现在,同样的病情,用几百万单位也没有效果;在某些地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连抗生素的王牌“万古霉素”也无法将其消灭。
材料二 为改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2004年7月国家正式实施凭处方购买抗生素的规定,除黄连素和一些非处方灭菌药物外,其它抗生素均要凭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因此,到药店购药须认清处方用药和非处方用药。
(1)产生青霉素的生物与青霉素杀死的细菌相比,两类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有的人在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在这里青霉素相当于 ,进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生了免疫反应,所以注射青霉素前要进行皮试。
(3)购药时,通过看说明书上的“R”和“OTC”标志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处方,其中表示非处方用药的标志是 。
(4)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的原因。(2分)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