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________________。
(2)将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向效应器的是[ ]________________。
(3)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这种反射活动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
(4)假设图中的[1]是上肢皮肤,[5]是上肢肌肉,当A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______________,当B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图的这条食物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这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是 。毛虫与植物是 的关系。
(2)这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是从 开始的,这些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3)无机盐如钾、铁、钙等是营养物质,它们来自 。它们是怎样进入这条食物链的? 。
(4)如果植物长期被污染,则哪一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污染物最多? 。
(5)污染物在这条食物链中的各个生物体内的含量有何规律?
(6)如果该食物链中的食虫鸟被人吃了,请分析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长颈鹿是令人喜爱的动物,尤其是它长长的颈更是让人难忘。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过程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结合以前所学的遗传变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 。
(2)图B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由此可知,长颈的变异是 ,短颈的变异是 。
(3)图C说明 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的个体被淘汰掉。
(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的每个图示均表示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示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你认为哪一个图示可以表示“水稻→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做“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的探究实验,四位同学分别对馒头做了四种处理,方法如下:
(1)媛媛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 (2)立伟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2 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搅拌。
(3)小娟同学:将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4)天天同学:将馒头碎屑放入4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他们小组将4个试管放到37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请问:
(1)媛媛同学做的l号试管模拟了口腔中牙齿、舌、唾液的作用,其他同学做的是l号试管的对照实验。请你分析一下,其他三位同学设计的对照实验有不妥之处吗?如有,请指出
。
(2)立伟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所以变量是 。
小娟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所以变量是 。
天天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所以变量是 。
(3)通过上述实验结论,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你围绕着:A.吃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梅止渴,并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上三个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 。
(2)图中⑤表示 ,用图中数字及箭头表示出完成A过程的反射弧的组成以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
(3)在完成B过程的反射弧中,①位于 上,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最终传导到 ,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体血液流经不同的部位,会发生不同的生理活动和变化,下图为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模式图,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该模式图是普通体循环时,A与心脏的 相连,流 血
(2)该模式图显示肺循环途径时,C与心脏的 相连,流 血。
(3)该模式图显示肾小球血液循环途径时,C处流 血。
(4)该模式图代表的是肠绒毛下血液循环途径时,C处所流的血液含有丰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是在 ,与氧分离是在 。
(2)与吸入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 。
(3)危重病人往往需要供氧和点滴葡萄糖,葡萄糖和氧气对病人的意义是:氧气与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通过 作用,释放 ,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两端都与毛细血管相连的血管是 。
(2)⑤和②内的液体比较,⑤内不含有 。⑥和⑤内的液体比较,⑥不含有 。
(3)①的管径比③粗,血压比较大,这有利手在 处产生较高的滤过压,形成 ,这个事实说明器官的 相适应。
(4)图中⑤具有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