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7334  67342  67348  67352  67358  67360  67364  67370  67372  67378  67384  67388  67390  67394  67400  67402  67408  67412  67414  67418  67420  67424  67426  67428  67429  67430  67432  67433  67434  67436  67438  67442  67444  67448  67450  67454  67460  67462  67468  67472  67474  67478  67484  67490  67492  67498  67502  67504  67510  67514  67520  67528  150026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常绿阔叶林植物以针叶林为主

B.

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暖,冬季严寒的地区

C.

热带雨林分布在高温多雨的地区

D.

草原植物大多适应半干旱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誉为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没有绿色植物,地球上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也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被称为绿色的“能量转化器”,是因为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通过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还能够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气体,产生________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空气净化器”。

(3)请你分析绿色植物被称为天然“蓄水池”的理由。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平衡有重要作用,右面的简图表示了调节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图中Ⅰ表示光合作用

B.

图中Ⅱ表示呼吸作用

C.

绿色植物能完成图中Ⅰ所示过程

D.

只有动物才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

A.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B.

绿色植物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

C.

绿色植物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D.

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下图中不能表示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绿色植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  ]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种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什么作用?

[  ]

A.

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B.

过滤尘埃,杀灭细菌

C.

降低噪声,调节气候

D.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之所以会被称为“生产者”,是因为能够进行

[  ]

A.

吸收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________。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口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________被染成红色。在茎的木质部中,只有________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___自________向________运输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师大版(2012年秋使用) 七年级上册 题型:

下图是一棵果树上的枝条,甲、乙果实都没有成熟,在长有乙果实部位的上下各环割一圈,只伤及树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可能继续生长的果实是________。

(2)图中能够继续生长的果实是________。

(3)出现节瘤的部位是图中A、B、C、D的哪一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