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67384  67392  67398  67402  67408  67410  67414  67420  67422  67428  67434  67438  67440  67444  67450  67452  67458  67462  67464  67468  67470  67474  67476  67478  67479  67480  67482  67483  67484  67486  67488  67492  67494  67498  67500  67504  67510  67512  67518  67522  67524  67528  67534  67540  67542  67548  67552  67554  67560  67564  67570  67578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探究(8分)
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题:完成“鉴定骨的成份”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实验材料
 
鱼肋骨
 
一段骨
 
实验处理
 
 1:  15%稀盐酸浸泡
 
2: 煅烧
 
观察结果
 
(1)
 
冒烟变黑,燃烧,仅剩下灰白色敲打易碎
 
实验涉及的原理
 
(2)
 
(3)
 
实验结论
 
骨中含有柔韧的有机物
 
(4)
 
⑸实验结果表明了骨是由硬脆的___     和柔韧的__         组成的。骨中        _        的含量越高,骨的柔韧性越大。骨是人体最大的         
⑹在本实验中,将骨放在精酒灯上烧的目的是                 ;用稀盐酸浸泡骨的目的是                      
⑺上述实验操作1证明骨中含有的成分是               
⑻骨中不同成分含量和骨的特性随人的年龄增大而变化,老年人易骨折是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会发现它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         。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       ,它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因此,可以借此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2)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           。这些小突起能与          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3)取两条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平滑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在糙纸上的一条,另一条不能正常爬行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请参照下表,填写“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的记录。
(1)将实验记录填入表中的空白处

操作项目
实 验 组
对照组
I
II
实验
方法
用酒精灯火焰烧鱼骨
用稀盐酸浸泡鱼骨
不做处理
结果
变成灰白色
(           )
无变化
鉴别
方法
用解剖针敲击
对折弯曲
敲击和弯曲
结果
(             )
柔韧
坚硬而有弹性
(2)据科学测定,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      多于1/3,这种骨的弹性__ __,硬度____,不容易发生骨折,但容易_____,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设计:(5分)
观察下图,大胆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头部还是在胸腹部。 

⑴假设:
⑵材料、用具:
⑶实验过程:
⑷结果预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6分)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上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B、C岛之间的“桥”和A、B、岛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 “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B、C岛之间的“桥”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如下图所示,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喝到牛奶,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                   决定的。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                 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行为也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资料二:为了探究如何保鲜肉汤,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目的是杀死细菌。然后将甲、乙两装置都放在25℃环境中,几天后,同学们发现:肉汤能够保鲜的装置是               ;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把乙装置的玻璃管取下,然后将肉汤放到冰柜中,结果一周后发现肉汤还是新鲜的。这说明                           。通过上所述实验可知:细菌繁殖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经常看到蚂蚁吃饼干之类的含糖食物,但很少看到它们吃酸味、辣味的东西,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两小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汤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②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1)蚂蚁和蚕的发育方式相同,都属于____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加____________(填“浓糖水”或“清水”)的棉花团。实验中选用一小窝蚂蚁,而不是一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加_________________(填“浓糖水”或“清水”)的棉花团处聚集,那么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4)若要探究蚂蚁喜欢甜的食物是先天性行为,则应该用经______________孵化出的蚂蚁做该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行为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A.它们可能吓唬其它鸭了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它们的母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探究题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科学探究过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      ;做出假设是       ;设计实验是       ;完成实验是     ;得出结论是        ;表达、交流是        
(2)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放上少许盐一组起__________作用。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F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