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3022  73030  73036  73040  73046  73048  73052  73058  73060  73066  73072  73076  73078  73082  73088  73090  73096  73100  73102  73106  73108  73112  73114  73116  73117  73118  73120  73121  73122  73124  73126  73130  73132  73136  73138  73142  73148  73150  73156  73160  73162  73166  73172  73178  73180  73186  73190  73192  73198  73202  73208  73216  150026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接种乙肝疫苗B.将疫区病禽扑杀、焚烧和深埋处理
C.打扫卫生,消灭蚊、蝇等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下列防治措施错误的是
A.打击卖淫嫖娼,倡导洁身自好B.禁止非法采血,确保血源质量
C.隔离艾滋病人,限制活动范围D.推进技术进步,加速疫苗研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做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食品发霉   C.煤气中毒D.水分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卫生部规定在每年12月4日四周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以预
防小儿麻痹症。这是因为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能在体内产生
A.抗体B.抗原C.病毒D.溶菌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易感人群B.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控制传染源
C.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D.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于因病死亡的鸡、鸭、鹅、猪等家禽和家畜,正确的处理办法是
A.腌制后卖给他人B.留作食用
C.深埋或彻底焚烧D.制成饲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读图填空题

(1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为了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连续三年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传染病措施的哪个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今年4月,我市某中学八年级的一名学生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
(1)该病的病因是(  )
A.缺少某种营养物资     B.某种病原体入侵
C.某激素分泌异常      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分析,找到了致病元凶。它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这种生物属于            
(3)发生这种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4)小敏接种过乙肝疫苗,她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她的想法对吗?           。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给人体接种的疫苗和在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