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73152  73160  73166  73170  73176  73178  73182  73188  73190  73196  73202  73206  73208  73212  73218  73220  73226  73230  73232  73236  73238  73242  73244  73246  73247  73248  73250  73251  73252  73254  73256  73260  73262  73266  73268  73272  73278  73280  73286  73290  73292  73296  73302  73308  73310  73316  73320  73322  73328  73332  73338  73346  150026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某种鸟选择配偶实验的结果,图中甲雄鸟的尾巴被剪短了;乙雄鸟的尾巴没被处理;丙雄鸟的尾巴被剪了又粘回去,长度不变;丁雄鸟的尾巴被加长了.由这个图的结果,你会获得哪一推论?(  )
A.不同雄鸟完成配对所需要的时间没有差异
B.雌鸟比较喜欢和尾巴短的雄鸟配对
C.雌鸟比较喜欢和尾巴没被动过的雄鸟配对
D.雌鸟比较喜欢和尾巴长的雄鸟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研究人员从人的DNA中筛选出克隆内皮抑制激素基因,并将此基因转入双歧杆菌中,使其正常表达.用这样的双歧杆菌制成口服制剂,可抑制癌症.为确定该制剂对人体重要器官的安全性,研究人员先进行了如下动物实验,请完成实验中相关的空白内容:
(1)实验材料: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普通饲料、健康鼠四只、性别体重如下表所示.
代号
性别
体重/g787699101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实验鼠分为两组,实验组鼠的代号为______,对照组鼠的代号为______.
第二步:每日为两组鼠提供等量的普通饲料,另外,实验组______,对照组______.
第三步:饲养一定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实验组、对照组的小鼠,检查重要器官的情况.
(3)预期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可能结果(一)______.结论:______.
可能结果(二)______.结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在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步骤:
(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上号,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2)取发育状况不同的15只蝌蚪,分成三等份,分别放人1、2、3号玻璃缸中,三只玻璃缸放在相同的适宜外界条件下培养.
(3)每天同时向1、2、3号玻璃缸中分别投入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用80℃温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拌匀的饲料.
(4)过几天比较蝌蚪的发育状况.
改正: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研究植物甲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甲细胞液浓度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为保证植物甲移植后能正常生存,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浓度g/mL0.150.200.250.30
质壁分离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
A.≤0.2g/mLB.≥0.2g/mLC.<0.2g/mLD.>0.15g/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许多鸟种在营巢时,若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置于巢外,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是实验的结果.根据叙述结果所做的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蛋壳与蛋的距离被乌鸦吃掉的蛋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被吃掉的比率
15cm63颗87颗42%
100cm48颗102颗32%
200cm32颗118颗21%
A.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造成蛋被捕食的机会增大
C.蛋壳离蛋越远,越能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发现捕食的机会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有:①推论②结论③问题④实验⑤观察⑥假设,其研究的步骤应是(  )
A.③⑥①④⑤②B.③⑥④⑤①②C.⑤③①⑥④②D.⑤③⑥①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实验结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但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B.实验结果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C.有时实验没有结果
D.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不一定支持假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克,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未作处理仅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浸入纯净水30分钟后
农药残留量0.196毫克0.083毫克0.123毫克
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定量纯水中,每隔-段时间,取出-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图所示的曲线.
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一半以上,这是因为______;而浸入纯水30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______.
(2)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而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综合上述分析,可以说明: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可溶性有机农药的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根据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为什么?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地球上的动物一般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种.恒温动物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来调节体温的恒定;变温动物则通过移动身体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或较高的气(水)温来提高身体的温度.恐龙是恒定动物还是变温动物,是科学家经常激烈争论的问题.
科学家甲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今天北极圈内的中生代地层中,常发现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象恒温动物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保温的羽毛结构;
论点三:象恒温的哺乳动物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状空隙,这是血管的痕迹;
论点四:象恒温的哺乳动物一样,恐龙化石群中具有较高的猎物/捕食者比值.
科学家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
论点五: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判断,一般说恐龙的体型都很庞大;
论点六: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严寒的区域迁往气候暖和的区域;
论点七: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不是防止体温下降;
论点八:今天的许多爬行类动物,其骨骼也有丰富的血管,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骨骼血管较少;
论点九:今天的变温动物群体中的猎物/捕食者比值,与恒温动物是接近的.
1乙提出的5个论点中,哪一项不能与甲所提出的论点构成对应关系的?______.
A、论点五B、论点六C、论点七D、论点八
(2)如果乙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他的理由是______.
A、恐龙随季节迁移B、地球板块移动,将恐龙带到低纬度
C、北极圈内有很多北极熊,可供恐龙作食物D、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所以冬季不需要阳光
(3)一般恒温动物群体中,保持着较高的猎物/捕食者比值.从能量消耗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4)在寒冷的北极,发现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根据所学的知识,你如何才能解释这种现象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