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届湖南郴州苏仙区初二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
A.捕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学习行为 D.社群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湖南郴州苏仙区初二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性行为的是
A.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B.狼到了冬季就集合形成有首领、有分工的并能利用各种通讯手段保持联系的集体
C.岩洞里居住着数百只蝙蝠,它们悬挂在洞顶岩壁上,有着各自固定的位置
D.固着在海底的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湖南郴州苏仙区初二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
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C.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湖南郴州苏仙区初二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他们的种类
C.细菌的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湖南郴州苏仙区初二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真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B.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C.以现有的有机物生活 D.个体有大也有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湖南郴州苏仙区初二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豆科植物的根瘤是哪两种生物的共生现象
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B.藻类与真菌
C.藻类与细菌 D.寄生虫与根瘤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湖南郴州苏仙区初二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届湖南郴州苏仙区初二下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可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是
A.生活环境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 D.呼吸方式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