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0061  80069  80075  80079  80085  80087  80091  80097  80099  80105  80111  80115  80117  80121  80127  80129  80135  80139  80141  80145  80147  80151  80153  80155  80156  80157  80159  80160  80161  80163  80165  80169  80171  80175  80177  80181  80187  80189  80195  80199  80201  80205  80211  80217  80219  80225  80229  80231  80237  80241  80247  80255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

当我们探究一个未知问题时,通常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
①作出假设      ②验证假设      ③发现问题       ④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开始于(  )
A、作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和实施计划
D、表达和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会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订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似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似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作出的假设是: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能作为其对照组?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似酸雨”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的环境中
(5)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植物果实的表面覆盖着果皮,就像一道屏障,保护着果实内部的各种组织.为探究果皮的保护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一下实验,取一个新鲜的番茄果实,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牙签划破果皮,再把它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把这个塑料袋放到恒温箱中,控制温度为25℃.一个星期后,取出塑料袋,观察发现番茄开始腐烂.得出结论: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
(1)该同学做出的假设是什么?
(2)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3)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有明显缺陷,请指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组的是(  )
A、有光和无光
B、土壤潮湿和干燥
C、温度高和温度低
D、有水和没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定律的形成步骤中,下列哪一过程是正确的(  )
A、观察→提出问题→假说→实验→学说
B、观察→提出问题→实验→假说→学说
C、观察→学说→假说→实验→提出问题
D、学说→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对种子内部起保护作用的是[
 
]
 

(2)玉米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它由
 
构成(用图中的序号表示)
(3)玉米种子含有的营养物质储藏在[
 
]
 
中.图中结构[2]子叶有
 
片.[3]将来发育成幼苗的
 

(4)种子萌发后长出的玉米植株的根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调查学校或社区中的一个生态系统,看一看生态系统中有哪些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并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①: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②,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③: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入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1)方案①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方案②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方案③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2)那个方法更科学,更能说明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观察的现象并回答: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一个宽大且光滑的节,称为
 

(2)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