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82214  82222  82228  82232  82238  82240  82244  82250  82252  82258  82264  82268  82270  82274  82280  82282  82288  82292  82294  82298  82300  82304  82306  82308  82309  82310  82312  82313  82314  82316  82318  82322  82324  82328  82330  82334  82340  82342  82348  82352  82354  82358  82364  82370  82372  82378  82382  82384  82390  82394  82400  82408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

血液是人的“生命之源”,其组成包括(  )
A、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B、血浆和血细胞
C、水、血浆蛋白和无机盐
D、血细胞和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蛋白质被消化成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
A、葡萄糖B、麦芽糖
C、氨基酸D、甘油和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的观点可以理解为(  )
A、虎的危害性大,多了容易被人发现而遭到射杀
B、虎性情孤独凶猛,不喜欢群居,驱逐了其他个体
C、能量流到高营养级的生物时很少,难以维持太多的个体
D、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相互捕食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反映了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A、菟丝子与大豆的关系
B、仙人掌的叶刺有利于减少水份的散失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D、极地狐和大耳狐的耳朵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下列正确的是(  )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C、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D、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
A、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生物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大耕地面积
C、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D、优先改善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澳大利亚曾引进中国的蜣螂,成功地清除了草原上大面积覆盖的牛粪并使草原恢复了原有的生机.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
A、蜣螂可以在澳洲生存
B、生物可以变自己生存的环境
C、环境影响了生物的生存
D、蜣螂是草原上的消费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设计实验探究时,关于实验的对照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效率,一定不要设置
B、为了实验的科学性,一定要设置
C、根据实验情况定
D、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可多设置几组无关变量的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内出血的是(  )
A、毛细血管出血B、动脉出血
C、静脉出血D、脾脏出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话反映(  )
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
C、生殖现象D、生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