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亳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分)与做馒头、制酸奶有关的微生物依次是( )
A.细菌、真菌
B.曲霉、青霉
C.霉菌、醋酸杆菌
D.酵母菌、乳酸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亳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如图是某个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4 条食物链,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不能分解的有害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蛇 .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植物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 生产者 ,所有的动物都属于 消费者 .收货季节,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的秸秆,造成大气污染,针对这一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有关部门建议建造沼气池,利用秸秆产生沼气,那么,分析几根产生沼气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
(3)通过调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识到,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蛇、蛙、鸟,就会造成 昆虫、鼠 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大量减产,因此可见,每种动物都在维持 生态平衡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呼吁,不要随意灭杀任何一种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亳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跳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
(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4] 晶状体 的折射,像成在[7] 视网膜 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
(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11] 鼓膜 的振动,刺激了[9] 耳蜗 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3)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 感受器 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 大脑皮层 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亳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表是某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回答问题.
成员
形态特征 父亲 母亲 女儿
有无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眼睑特征 单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有无酒窝 有酒窝 无酒窝 无酒窝
舌头能否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能卷曲
(1)该家庭成员表现有无酒窝,有无耳垂及单双眼皮等特征,这些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性状 .
(2)这些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叫 遗传 ,这些性状是通过父母的 生殖 细胞传给后代的.
(3)父母有耳垂而女儿无耳垂,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变异 现象.
(4)已知有耳垂由基因D控制,无耳垂由基因d控制,如上表中,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一个无耳垂的女儿,该女儿的基因组成可以表示为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亳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根据下式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a和b分别表示植物的 光合作用 和 呼吸作用 .
(2)漂浮在水面的满江红,其叶片可进行a过程,但水下的根却不能,原因是根细胞中没有 叶绿体 .通常情况下,绿色植物在夜晚只能进行 b .(选填“a或b”)
(3)a、b两个过程中, a (填字母)对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4)“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试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遮光部分 不变蓝 ,未遮光部分 变蓝 .(变蓝/不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宿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雨林(具有“绿色水库”的美称)常年降雨量大,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
A.生长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宿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在此过程中主要提供( )
A.场所 B.动力
C.血液 D.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宿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宿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分)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能反应次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乌鱼←鲫鱼←螺蛳
B.水草→鲫鱼→乌鱼
C.乌鱼←水草←草鱼
D.水草→草鱼→鲫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