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17. (16分) 图J3-7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 A〜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e表示相 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 ①过程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物质 (用图中字母表示) 的交换,其交换场所是 。物质的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2) ②过程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作。该过程进??的主要场所是 (填器官名称) 。
(3) 若E为泌尿系统,则d的形成要经过和两个生理过程。
(4) 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致使B中液体呈红色。 为了预防体内缺乏该种蛋白质,在设计菜谱时要 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质和 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6. (12分) 下表是甲、乙两人尿液检查化验单(单位: 克/100毫升) ,请据表回答问题。
主要成分 | 甲 | 乙 |
水 | 96 | 87 |
无机盐 | 1.10 | 1.2 |
尿素 | 1.8 | 1.3 |
葡萄糖 | 0.00 | 0.12 |
大分子蛋白质 | 0.00 | 7.00 |
⑴尿液成分正常的是 ,理由是
(2) 肾小球有病变的是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5. (14分) 图J3-6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 从心脏的结构来看,心脏壁主要由组织构成,心室壁的厚度比心房壁 ;从心脏的功能看,心脏的收缩能将血液“泵”到身体各个部位,以上说明心脏的结构是与其相适应的。
(2) 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体循环开始于[ ] ,结束于[ ] 。
(3) 人生病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心室中 的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流向心房,其原 因是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
(4) 在心脏的四个腔内流动着动脉血的是(填序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4. (6分) (2013 •江苏南京) 某同学常出现面色苍 白、头晕、疲乏、精神不振等症状,医生给他做了 血常规化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玻片 标本的某个视野如图J3-5所示,化验结果如下 .表。根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检查项目 | 正常值 | 检查结果 |
红细胞计数(RBC) | 3.5X10】2 〜 5.5X1012 个/升 | 3.0X1012 个/升 |
白细胞计数(WBC) | 5.0X109〜 10.0X109 个/升 | 8.0X109 个/升 |
血小板计数(PLT) | 1.5X1011〜 3.5X1011 个/升 | 2.6X1011 个/升 |
血红蛋白(Hb) | 110〜160克/升 | 95克/升 |
(1) 医生想将图中血细胞①移至视野中央观察,
血细胞①的名称及玻片移动的方向是 。
A. 血小板,左上方 B. 红细胞,右下方
C. 白细胞,右下方 D. 白细胞,左上方
(2) 血液是由图中所示的血细胞和具有运载血细胞、运料和废物等功能的 组成的。
(3) 该同学的化验结果中 值均低于正常值i i生初步诊断他可能患有贫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3.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 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会经过肾静脉
B. 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
C. 带有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 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 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 囊中形成原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 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是 ()
A. 膀胱—输尿管一肾脏—尿道
B. 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C. 肾脏—输尿管一膀胱—尿道
D.尿道—肾脏4输尿管—膀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 此刻,冥思苦读的你,大脑思维高速运转,代谢旺盛,脑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 中,不经过的结构是 ()
A. 肺动脉 B. 上腔静脉
C. 右心室 D. 左心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9. (2013 •广东) 某人的血型是AB型,若需要输血时,最好给他输人的血型以及输人的血最先到达 心脏的腔(如图J3-3所示) 分别是 ()
A. AB型① B. AB型②
C. O型③ D. O型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 (2013 .山东滨州) 如图J3-2所示,图中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 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 不能表示 ()
A. 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 的变化
B. 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 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 从平原进人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