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阜阳)王师傅用某种杀虫剂杀灭嫜螂,开始的时候,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杀虫剂引起蟑螂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能抵抗杀虫剂
B.杀虫剂对蟑螂进行选择,能抵抗杀虫剂的蟑螂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C.杀虫剂的质量越来越差
D.蟑螂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茂名)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列适于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保持湿润 ④保持干燥 ⑤暴露在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永州)如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器官或系统,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运动实现的.
(2)图甲中物质②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各部位.
(3)食物中蛋白质进入A系统后,在消化道中的 开始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物质①,则①是 .
(4)若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 (填标号)若图乙中C、D分别为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则E内流 血.
(5)若图乙曲线表示肾单位某些部位尿素含量的变化,则D处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填图甲中的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泰安)豌豆的种子有绿色和黄色两种.一颗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190颗种子,这些种子的颜色质量分别如下表及直方图如图1所示.图2表示豌豆植株的受精过程,请根据图表分析回答:
种子颜色 黄色 绿色
种子数目 143 47
(1)如果用D、d分别表示控制豌豆种子颜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 是显性性状,143颗黄色种子的基因型是 .
(2)如果将题干中的黄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与一颗绿色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经过受精作用的种子中,绿色种子占的比例是 .
(3)豌豆植株在生殖过程中,通过结构7或[ ] 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已知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是14条,则结构7中有 个DNA分子.
(4)豌豆植株在完成传粉、受精后,[ ] 发育成种子,种子中的 将来可发育成植株.
(5)直方图显示豌豆种子的质量出现了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为水肥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是 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湖北孝感孝南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地里钻出来的竹笋
B.恐龙化石
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D.珊瑚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湖北孝感孝南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沙漠植被之王”梭梭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时间最短,只需三个小时。对于沙漠植物来说,影响萌发的最重要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湖北孝感孝南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什么关系( )
A.竞争 B.合作
C.寄生 D.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青岛黄岛青开九中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属于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爬行动物
D.两栖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青岛黄岛青开九中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课堂上,许多同学对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做了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鸟类所生活的环境温差不大
B.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C.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
D.羽毛的保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青岛黄岛青开九中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