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5-2016江苏宜兴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主在存在于染色体上
B.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RNA组成
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来自母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江苏宜兴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盐腌菜,菜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失水,菜变得硬挺 B.细胞吸水,菜变得硬挺
C.细胞失水,菜变得软缩 D.细胞吸水,菜变得软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江苏宜兴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江苏宜兴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所需量最大的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C.人的呼吸就是呼吸作用
D.细粮中的营养比粗粮更加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江苏宜兴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 ,并储存能量。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 。
(2)依据图上箭头所示,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中的兔、鼠、鹰等动物属于 ;生物部分还缺少了 。
(4)蛇和鹰的关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江苏宜兴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探究的实验的变量是 。
(2)甲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
(3)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这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4)下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 。分析图中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江苏宜兴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已知人的有耳垂(D)和无耳垂(d)是一对相对性状。小林同学对家人的该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爷爷 | 奶奶 | 姑姑 | 爸爸 | 妈妈 | 小林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1)爷爷和奶奶都有耳垂,但爸爸无耳垂,小林认为这是 现象,爸爸无耳垂是因为体内缺少基因D,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2)据表中信息分析,爷爷和奶奶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 __ 、__ _, 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
(3)姑姑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3对,每对中的一条染色体来自于父亲,另一条来自于 ;决定姑姑性别的性染色体是 。
(4)若爸爸和妈妈生育第二个孩子,则这个孩子和小林耳垂性状相同的概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5-2016江苏宜兴环科园教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下面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两支试管中糨糊的量应该_________;图乙中,滴加到两支试管中的清水和唾液的量也应该___________。
(2)图丙实验装置表明,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
(3)图丁中的______号试管加碘后会变成蓝色,其原因是:糨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____号试管加了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断出人体内淀粉的初始消化部位是 。
(4)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