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97360  97368  97374  97378  97384  97386  97390  97396  97398  97404  97410  97414  97416  97420  97426  97428  97434  97438  97440  97444  97446  97450  97452  97454  97455  97456  97458  97459  97460  97462  97464  97468  97470  97474  97476  97480  97486  97488  97494  97498  97500  97504  97510  97516  97518  97524  97528  97530  97536  97540  97546  97554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关节的结构中,那些结构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
A.关节囊B.关节软骨C.关节腔D.滑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可作为检测贫血指标的是(  )
A.红细胞过少B.血红蛋白过少C.白细胞过少D.血小板过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分布在(  )
A.骨密质B.骨松质的空隙C.幼年时的骨髓腔D.成年时的骨髓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 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在4个罐头瓶底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
内容    1    2   3    4
处理方式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不洒水.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洒入少量的清水,
使餐巾纸湿润.
放置环境    25℃、有光25℃、有光  25℃、有光  4℃、有光
实验结果    种子萌发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种子不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1号瓶与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5)该实验未考虑的因素是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和分解者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3)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
(4)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相对稳定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右心房.
(2)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线粒体中进行的.
(3)图中d代表的气体从肺泡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舒张.(选填“收缩”或“舒张”)
(4)健康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下列液体中尿素浓度最高的是C.A.血浆   B.原尿   C.尿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葡萄既可房前屋后栽种,又可大田种植;生食可口开胃,营养丰富,又可深加工,深受人们喜爱.幼苗可购买,也可选择性状优良的葡萄在枝条适当的位置作环剥处理,再用肥沃疏松土壤覆盖.约一个月环剥处开始生根,从母枝上剪断,移栽入含腐殖质较高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中,就可长成一棵新的植株.请据此回答问题:
(1)上述繁殖葡萄的方法是压条,与扦插相比它更易成活.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葡萄喜欢疏松的土壤,土壤板结时要松土,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根部对氧气的需要.
(2)葡萄果实的丰富汁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的茎和叶.×.(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则变蓝的是(  )处.
A.B.C.D.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