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y=$\frac{k}{x}$图象上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的圆始终与y轴相切,设切点为A.
(1)当⊙P运动到与x轴也相切于K点时,如图1,判断四边形OAPK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当⊙P运动到与x轴相交于B、C两点时,已知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B(1,0)、C(3,0),且四边形ABCP为菱形,如图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 (1)先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出四边形OAPK是矩形,再判断出PA=PK即可得出结论;
(2)先求出BC=2,再用菱形的性质得出AP=PC=BC=2,另为用圆的性质得出PB=PC,用勾股定理求出PD即可得出点P坐标,最后代入即可.

解答 解:(1)四边形OAPK是正方形,
理由:∵P为圆心的圆始终与y轴相切,设切点为A.
∴∠OAP=90°,
∵⊙P运动到与x轴也相切于K点,
∴∠OKP=90°,
∵∠AOK=90°,
∴∠OAP=∠AOK=∠OKP=90°,
∴四边形OAPK是矩形,
∵⊙P和x,y轴都相切,
∴AP=KP,
∴矩形OAPK是正方形.
(2)如图,

∵B(1,0)、C(3,0),
∴BC=2,
∵四边形ABCP为菱形,
∴AP=PC=BC=2,
连接BP,
∴BP=PC=BC=2,
∴△PBC是等边三角形,
过点P作PD⊥BC,
∴BD=CD=$\frac{1}{2}$BC=1,
在Rt△BPD中,BP=2,PD=$\sqrt{3}$,
∴P(2,$\sqrt{3}$),
∵点P是反比例函数y=$\frac{k}{x}$图象上,
∴k=2×$\sqrt{3}$=2$\sqrt{3}$,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frac{2\sqrt{3}}{x}$.

点评 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掌握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AB=$\frac{1}{2}$BC,连接OE.下列结论:
①OB=AB; ②OE=$\frac{1}{4}$BC;③S?ABCD=AB•AC; ④∠CAD=3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点E;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所示)且AD=CE.求证:A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AC=α,且60°<α<120°,P是△ABC内部一点,且PC=AC,∠PCA=120°-α.
(1)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APC,得∠APC=30°+$\frac{1}{2}α$;
(2)求证:∠BAP=∠PCB;
(3)求∠PBC的度数;
(4)若PA=PB,试猜想△ABC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OC=6,点G的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G并延长BC于点D.
(1)当点G运动到何处时△ABD的面积为△ABC面积的$\frac{1}{3}$;
(2)在(1)的条件下,过点B作BE⊥AD,交AC于F,垂足为E,求点F的坐标;
(3)在(1)和(2)的条件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是否存在点P,使△BFP为以边BF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顾琪在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这一课后,明白了很多几何体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于是她在家用剪刀展开了一个长方体纸盒,可是一不小心多剪了一条棱,把纸盒剪成了两部分,即图中的①和②.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顾琪总共剪开了8条棱.
(2)现在顾琪想将剪断的②重新粘贴到①上去,而且经过折叠以后,仍然可以还原成一个长方体纸盒,你认为她应该将剪断的纸条粘贴到①中的什么位置?请你帮助她在①上补全.
(3)已知顾琪剪下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cm、6cm、2cm,求这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D=AE,∠B=∠C.  求证:CD=B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的中点,BE⊥AC于点F,连接DF,分析下列五个结论:①△AEF∽△CAB;②CF=2AF;③DF=DC;④tan∠CAD=$\sqrt{2}$;⑤S四边形CDEF=$\frac{5}{2}$S△AB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P为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一动点(P与B、C不重合),Q在CD上,且CQ=BP,连接AP、BQ,将△BQC沿BQ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QE,延长Q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1)试探究AP与BQ的数量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E是FQ的中点时,求BP的长;
(3)若BP=2PC,求QF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