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M,N,Q分别是AC,AB,CD,MN的中点,AD=BC,则∠PQM的度数为90°.

分析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PM=$\frac{1}{2}$BC和PN=$\frac{1}{2}$AD,根据题意得到PM=PN,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答案.

解答 解:连接PM、PN,
∵P,M是AC,AB的中点,
∴PM=$\frac{1}{2}$BC,
同理,PN=$\frac{1}{2}$AD,又AD=BC,
∴PM=PN,又Q是MN的中点,
∴PQ⊥MN,
∴∠PQM=90°,
故答案为:90°.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中点四边形的知识,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a>-bB.3a<3bC.a+4>b+4D.2a-1>3b-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计算:
(1)$\sqrt{12}-\sqrt{\frac{1}{3}}$-$\sqrt{1\frac{1}{3}}$;
(2)$\sqrt{48}÷\sqrt{3}$-$\sqrt{\frac{1}{2}}$×$\sqrt{12}+\sqrt{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是期中考试后,八(1)班里两位同学的对话:
 小辉:“我们小组成绩是85分的人最多.”
小聪:“我们小组7位同学成绩排在最中间的恰好也是85分.”
以上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出统计量是(  )
A.众数和方差B.平均数和中位数C.众数和平均数D.众数和中位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n),则它也一定经过(  )
A.(m,-n)B.(-n,-m)C.(-m,n)D.(-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矩形ABCD中,AB=$\sqrt{3}$,BC=9,点E在BC边上,BE=4,点F,G在线段AD上运动(点F在点G的左侧),且始终保持FG=BE.
(1)求证:四边形BEGF是平行四边形;
(2)当四边形BEGF是菱形时,求线段DG的长;
(3)将△BEF沿EF折叠得到△B′EF,连结B′G(如图2),当以点B′,G,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时,直接写出线段DG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对于反比例函数y=$\frac{3}{x}$,当x>1时,y的取值范围是(  )
A.y>3或y<0B.y<3C.y>3D.0<y<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计算:$\sqrt{12}$+($\sqrt{2}$+1)($\sqrt{2}$-1)+$\sqrt{2}$×$\sqrt{18}$;
(2)已知:a=$\sqrt{3}$+1,求a2-2a+2015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阅读理解
(一)阅读与思考
通过解方程(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式就是方程思想,刚学过的《勾股定理》及《一次函数》都与它有密切的联系.暑假后,方程家族也将迎来《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新成员,它的求解方法之一“配方法”,相信你一学就会,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1=0
解:x2+2x-1=0⇒x2+2x+1=2⇒(x+1)2=2⇒x+1=$\sqrt{2}$或x+1=-$\sqrt{2}$
∴x=-1+$\sqrt{2}$或x=-1-$\sqrt{2}$
(二)解决问题
 如图1,矩形ABCD中,AB=9,AD=12,点G在CD上,且DG=5,点P从点B出发,以1单位每秒的速度在BC边上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
(1)△APG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34时x的值;
(2)在点P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使AP⊥GP的时刻?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M,N分别是AP、PG的中点,在点P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所扫过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平行四边形,并直接写出它的面积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