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1)求线段AB的长;
(2)若P为射线BA上的一点(点P不与A,B两点重合),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当点P在射线BA上运动时,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3)在第(2)问的条件下,当点P在什么位置时,PN的长度等于PM的长度的2倍?求出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
专题:
分析:(1)由已知先得出OA和OB,即可求出AB的长;
(2)此题可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分MN=MP+NP和MN=MP-NP两种情况求得MN的长即可得到答案;
(3)分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和点P在点A的左侧运动两种情况求得AP的长,从而求得点P所表示的数.
解答:解:(1)∵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OA=2,OB=8,
∴AB=OA+OB=10,

(2)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
分下面两种情况:
①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如图).

MN=MP+NP
=
1
2
AP+
1
2
BP(5分)
=
1
2
AB
=5(6分)
②当点P在点A的左侧运动时(如图).

MN=NP-MP
=
1
2
BP-
1
2
AP
=
1
2
AB
=5(7分)
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

(3)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PN=2PM,
即AP=
1
2
BP,
∵AP+BP=10,
解得:AP=
20
3
,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为
14
3

当点P在点A的左侧运动时PN=2PM,
即AP=
1
2
BP,
∵BP-AP=10,
解得:AP=-20,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为-2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及数轴的知识,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因式分解:4-x2=
 
,a2+a+
1
4
=
 
,1-9y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证明:AB+BC+AC>2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试求-
π
2
1
3
,-3,
4
,0.808008…(相邻两个8之间的0的个数逐次加1)中的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个数之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1,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2),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Q⊥x轴,垂足为Q,交直线BC于点D.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以P、D、O、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Q的坐标;
(3)如图2,当点P位于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时,过点P作PE⊥BC于点E,设△PDE的面积为S,求当S取得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并求S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D两点,与y轴交于点B,四边形OBCD是正方形.点B坐标为(0,4),已知点E(m,0)是线段DO上的动点(m<0),过点E作PE⊥x轴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点G,交BD于点H.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P在直线BC上方时,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PG和GH的长度;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PBH=90°?若存在,求出此时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ABC中,AB=17,BC=21,AC=10.求△ABC的内切圆的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ABC和△ADE中,∠CAB=∠DAE=90°,∠ABC=∠AED=α,BE与CD所在直线交于点P,连接AP.
(1)当α=45°时,试探究PC,PA,PB之间的关系;
(2)当α=30°时,试探究PC,PA,PB之间的关系;
(3)直接写出PC,PA,PB之间的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方程y-2x=3与3x+2y=1的公共解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