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6.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m-2,0)和B(2m+1,0)(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对称轴为l:x=1.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直线y=kx+2(k≠0)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M(x1,y1),N(x2,y2)(x1<x2),当|x1-x2|最小时,求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M和N的坐标.
(3)在对称轴直线l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ACQ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Q点的坐标.

分析 (1)根据对称轴公式求出b的值,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c的值,从而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
(2)将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组成方程组,得到一元二次方程x2+(k-2)x-1=0,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k的值,进而求出M(-1,0),N(1,4);
(3)可设Q(1,t),则可用t分别表示出AQ、CQ的长,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点Q的坐标.

解答 解:(1)由已知对称轴为x=1,得-$\frac{b}{2×(-1)}$=1,解得b=2,
∵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点A(m-2,0)和B(2m+1,0),即-x2+2x+c=0的解为m-2和2m+1,
∴(m-2)+(2m+1)=2,解得m=1,
将m=1代入(m-2)(2m+1)=-c得,(1-2)(2+1)=-c,解得c=3,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由$\left\{\begin{array}{l}{y=kx+2}\\{y=-{x}^{2}+2x+3}\end{array}\right.$,整理可得x2+(k-2)x-1=0,
∴x1+x2=-(k-2),x1x2=-1,
∴(x1-x22=(x1+x22-4x1x2=(k-2)2+4,
∴当k=2时,(x1-x22的最小值为4,即|x1-x2|的最小值为2,
∴x2-1=0,由x1<x2可得x1=-1,x2=1,即y1=4,y2=0,
∴当|x1-x2|最小时,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为M(-1,0),N(1,4);
(3)由(1)可知A(-1,0),C(0,3),
∵Q为对称轴上的一点,且对称轴为x=1,
∴设Q(1,t),
∴AC=$\sqrt{{(-1)}^{2}+{3}^{2}}$=$\sqrt{10}$,AQ=$\sqrt{(-1-1)^{2}+{t}^{2}}$=$\sqrt{4+{t}^{2}}$,CQ=$\sqrt{{1}^{2}+(t-3)^{2}}$=$\sqrt{{t}^{2}-6t+10}$
∵△ACQ为等腰三角形,
∴有AC=AQ、AC=CQ和AQ=CQ三种情况,
①当AC=AQ时,即$\sqrt{10}$=$\sqrt{4+{t}^{2}}$,解得t=±$\sqrt{6}$,此时Q点坐标为(1,$\sqrt{6}$)或(1,-$\sqrt{6}$);
②当AC=CQ时,即$\sqrt{10}$=$\sqrt{{t}^{2}-6t+10}$,解得t=0或t=6,此时Q点坐标为(1,0)或(1,6);
③当AQ=CQ时,即$\sqrt{4+{t}^{2}}$=$\sqrt{{t}^{2}-6t+10}$,解得t=1,此时Q点坐标为(1,1);
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点Q,其坐标为(1,$\sqrt{6}$)或(1,-$\sqrt{6}$)或(1,0)或(1,6)或(1,1).

点评 本题为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点.在(1)中利用求得m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在(2)中确定出k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利用点Q的坐标分别表示出AQ、CQ的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反比例函数y=$\frac{k}{x}$(k≠0,x>0)的图象与直线y=3x相交于点C,过直线上点A(1,3)作AB⊥X轴于点B,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D,且AB=3BD
(1)求K的值;
(2)求C点的坐标;
(3)在y轴上确定一点P,使点P到C、D两点距离之和d=PC+PD最小,求P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因式分解:
(1)5mx2-10mxy+5my2
(2)x2(a-1)+y2(1-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解答下列各题.
(1)已知$\frac{y}{2}$+m=my-m,①当m=4时,求y的值;②当y=4时,求m的值;
(2)若关于x的方程x=$\frac{x-a}{2}$+a与x+$\frac{4x-a}{3}$=$\frac{x}{2}$-3的解相同,则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已知BE⊥AD,CF⊥AD,且BE=CF.请你判断AD是△ABC的中线还是角平分线?请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MAN=135°,正方形ABCD绕点A旋转.

(1)当正方形ABCD旋转到∠MAN的外部(顶点A除外)时,AM、AN分别与正方形ABCD的边CB、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连接MN.
①如图1,若BM=DN,则线段MN与BM+D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MN=BM+DN
②如图2,若BM≠DN,请判断①中的数量关系关系是否仍成立?并说明理由.
(2)如图3,当正方形ABCD旋转到∠MAN的内部(顶点A除外)时,AM、AN分别与直线BD交于点M、N,探究:以线段BM、MN、DN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何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几何体.
(1)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2)如果在这个几何体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并保持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不变,那么最多可以再添加9个小正方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直线y=-$\frac{3}{4}$x+6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P、Q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运动.
(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相应的取值范围;
(3)当S=$\frac{48}{5}$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
(4)△ABO与△OPQ在运动过程中能否相似,若存在,求出对应的时间t的值或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C'=115°,则∠AED'等于(  )
A.70°B.65°C.50°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