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在等边中,点,分别是,上的动点,且,交于点.
(1)如图1,求证;
(2)点是边的中点,连接,.
①如图2,若点,,三点共线,则与的数量关系是 ;
②若点,,三点不共线,如图3,问①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过程见详解;(2)①;②结论成立,证明见详解
【解析】
(1)先证明,得出对应角相等,然后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和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2)①;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AM⊥BC,∠CAP=30°,可得PB=PC,由∠BPC=120°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CB=30°,进而可得AP=PC,由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C=2PM,于是可得结论;
②延长BP至D,使PD=PC,连接AD、CD,根据SAS可证△ACD≌△BCP,得出AD=BP,∠ADC=∠BPC=120°,然后延长PM至N,使MN=MP,连接CN,易证△CMN≌△BMP(SAS),可得CN=BP=AD,∠NCM=∠PBM,最后再根据SAS证明△ADP≌△NCP,即可证得结论.
(1)证明: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
∵ ,∴ ,∴,
在四边形AEPD中,∵,
∴,
∴,∴;
(2)①如图2,∵△ABC是等边三角形,点M是边BC的中点,
∴∠BAC=∠ABC=∠ACB=60°,AM⊥BC,∠CAP=∠BAC=30°,∴PB=PC,
∵∠BPC=120°,∴∠PBC=∠PCB=30°,
∴PC=2PM,∠ACP=60°﹣30°=30°=∠CAP,
∴AP=PC,∴AP=2PM;
故答案为:;
②AP=2PM成立,理由如下:
延长BP至D,使PD=PC,连接AD、CD,如图4所示:则∠CPD=180°﹣∠BPC=60°,
∴△PCD是等边三角形,
∴CD=PD=PC,∠PDC=∠PCD=60°,
∵△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ACB=60°=∠PCD,
∴∠BCP=∠ACD,
∴△ACD≌△BCP(SAS),
∴AD=BP,∠ADC=∠BPC=120°,
∴∠ADP=120°﹣60°=60°,
延长PM至N,使MN=MP,连接CN,
∵点M是边BC的中点,∴CM=BM,
∴△CMN≌△BMP(SAS),
∴CN=BP=AD,∠NCM=∠PBM,
∴CN∥BP,∴∠NCP+∠BPC=180°,
∴∠NCP=60°=∠ADP,
在△ADP和△NCP中,∵AD=NC,∠ADP=∠NCP,PD=PC,
∴△ADP≌△NCP(SAS),
∴AP=PN=2CM;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若将四根木条钉成的矩形木框ABCD变形为平行四边形A′BCD′,并使其面积为矩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A′D′与CD交于点E,且AB=2,则△ECD′的面积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的内切圆与三边分别相切于点D、E、F,则下列等式:
①∠EDF=∠B;
②2∠EDF=∠A+∠C;
③2∠A=∠FED+∠EDF;
④∠AED+∠BFE+∠CDF=180°,其中成立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4,0)、B(0,3)、P(a,﹣a)三点,线段CD与AB关于点P中心对称,其中A、B的对应点分别为C、D
(1)当a=﹣4时
①在图中画出线段CD,保留作图痕迹
②线段CD向下平移 个单位时,四边形ABCD为菱形;
(2)当a= 时,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张去文具店购买作业本,作业本有大、小两种规格,大本作业本的单价比小本作业本贵0.3元,已知用8元购买大本作业本的数量与用5元购买小本作业本的数量相同.
(1)求大本作业本与小本作业本每本各多少元?
(2)因作业需要,小张要再购买一些作业本,购买小本作业本的数量是大本作业本数量的2倍,总费用不超过15元.则大本作业本最多能购买多少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科的喜爱程度(每人只选一科),特对八年级某班进行了调查,并绘制成如下频数和频率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
科目 | 频数 | 频率 |
语文 | 0.5 | |
数学 | 12 | |
英语 | 6 | |
物理 | 0.2 |
(1)求出这次调查的总人数;
(2)求出表中的值;
(3)若该校八年级有学生1000人,请你算出喜爱英语的人数,并发表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BC三个顶点分别为A(﹣1,2)、B(2,1)、C(4,5).
(1)画出△ABC关于x对称的△A1B1C1;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上方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并求出△A2B2C2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