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7.一元二次方程:x(2x-1)=x的解是x1=0,x2=1.

分析 移项、提公因式得到两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得到方程的解.

解答 解:移项得,x(2x-1)-x=0,
提公因式得,x(2x-2)=0,
即x=0,2x-2=0,
x1=0,x2=1,
故答案为:x1=0,x2=1.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不要两边同除x导致丢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AB∥CD,EF平分∠AEG,若∠FGE=40°,那么∠EFG的度数为(  )
A.35°B.40°C.70°D.1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今年5月份,某校九年级学生参加了南宁市中考体育考试,为了了解该校九年级(1)班同学的中考体育情况,对全班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以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如表)和扇形统计图(如图),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全班学生人数和m的值.
(2)直接学出该班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
(3)该班中考体育成绩满分共有3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1人,现需从这3人中随机选取2人到八年级进行经验交流,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出恰好选到一男一女的概率.
分组分数段(分)频数
A36≤x<412
B41≤x<465
C46≤x<5115
D51≤x<56m
E56≤x<6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处测得树顶B的仰角为α度,AC=7米,则树高BC为(  )米.
A.7tanαB.$\frac{7}{tanα}$C.7sinαD.7cos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方程ax2+bx+c=0的两根之和大于0; ②a+b<0;③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a-b+c<0,⑤2a-b>0. 其中正确的个数(  )
A.4个B.3个C.2个D.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点P(x0,y0)和直线kx-y+b=0(由y=kx+b变形而得),则点P到直线kx-y+b=0的距离d可用公式d=$\frac{{|{k{x_0}-{y_0}+b}|}}{{\sqrt{1+{k^2}}}}$计算.例如:求点P(-2,1)到直线y=x+1的距离.解:由直线y=x+1可得x-y+1=0,k=1,b=1.则点P到直线y=x+1的距离为d=$\frac{{|{k{x_0}-{y_0}+b}|}}{{\sqrt{1+{k^2}}}}$=$\frac{{|{1×(-2)-1+1}|}}{{\sqrt{1+{1^2}}}}=\frac{2}{{\sqrt{2}}}=\sqrt{2}$.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请求出点P(1,1)到直线y=3x-12的距离;
(2)已知互相平行的直线y=x-2与y=x+b之间的距离是3$\sqrt{2}$,试求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已知直线l1平行l2,且l3与l1、l2分别交于A、B两点,l4与l1、l2分别交于C、D两点,点P在直线AB上.
(1)当点P在A、B两点之间时,试猜想∠CPD与∠1、∠2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CPD与∠1、∠2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如图2)时,试探究∠CPD与∠1、∠2的关系(点P和A、B不重合),并写出探究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某足球运动员站在点O处练习射门,将足球从离地面0.5m的A处正对球门踢出(点A在y轴上),足球的飞行高度y(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at2+5t+c,已知足球飞行0.8s时,离地面的高度为3.5m.
(1)足球飞行的时间是多少时,足球离地面最高?最大高度是多少?
(2)若足球飞行的水平距离x(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x=10t,已知球门的高度为2.44m,如果该运动员正对球门射门时,离球门的水平距离为28m,他能否将球直接射入球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