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4.平移△ABC,使点A移动到点A'的位置,画出平移后所得的图形.

分析 利用点A平移到A′,同样把点B、C分别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B′、C′,从而得到△ABC平移后的图形△A′B′C′.

解答 解:如图,△A′B′C′为所作.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P从A点出发分别沿A→D→C的路线运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沿A→B→C的路线运动,当两点相遇时停止(P的运动速度大于Q的运动速度),△APQ的面积S关于点P运动时间t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1)m=$\frac{16}{3}$秒,P的运动速度为4路程单位/秒;
(2)运动过程中,若点A、C、P、Q围成平行四边形,求t的值;
(3)若两点相遇后,P继续沿正方形的边按顺时针方向运动,Q沿正方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运动至两次相遇为止,请问第一次相遇后线段PQ能被直线AC平分吗?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的补角是133°21′,则它的余角是43°21′;下午14点半,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05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果函数y=(m-3)x+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常数m的取值范围为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将一块直角三角板与一两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位置放置,若∠1=20°,则∠2=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若∠C=80°,∠A=30°,则∠E=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点D是△ABC的边BC上任意一点,点E、F分别是线段AD、CE的中点,且△ABC的面积为36cm2,则△BEF的面积=9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明家上个月支出共计800元,各项支出如图所示,其中用于教育上的支出是(  )
A.232元B.200元C.160元D.80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对八(10)班的一次数学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已知80.5~90.5分这一组的频数是25,频率是0.5,那么该班级的人数是50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