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可设x秒后甲与乙相遇,根据相遇时甲与乙所行路程之和为34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设y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分甲应为于AB或BC之间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3)设z秒后甲、乙在数轴上再次相遇,那么此时甲、乙表示在数轴上为同一点,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 解:(1)设x秒后甲与乙相遇,则
4x+6x=34,
解得x=3.4,
答:甲、乙3.4秒后相遇;
(2)设y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40个单位,
B点距A,C两点的距离为14+20=34<40,A点距B、C两点的距离为14+34=48>40,C点距A、B的距离为34+20=54>40,故甲应为于AB或BC之间.
①AB之间时:4y+(14-4y)+(14-4y+20)=40,解得y=2;
②BC之间时:4y+(4y-14)+(34-4y)=40,解得y=5.
答:甲出发2或5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3)①甲从A向右运动2秒时返回,设z秒后与乙再次相遇.此时甲、乙表示在数轴上为同一点,所表示的数相同.
甲表示的数为:-24+4×2-4z;乙表示的数为:10-6×2-6z,
依据题意得:-24+4×2-4z=10-6×2-6z,
解得:z=7,
相遇点表示的数为:-24+4×2-4z=-44(或:10-6×2-6z=-44),
②甲从A向右运动5秒时返回,设y秒后与乙相遇.
甲表示的数为:-24+4×5-4z;乙表示的数为:10-6×5-6z,
依据题意得:-24+4×5-4z=10-6×5-6z,
解得:z=-8(不合题意舍去),
答:当甲、乙在数轴上再次相遇时,相遇点表示的数为-44.
故答案为-44.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本题在解答后面两问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2且x≠0 | B. | x≤2 | C. | x<2且x≠0 | D. | x≠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