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已知直线AB:y=kx+2k+4与抛物线y=
1
2
x2交于A,B两点.

(1)直线AB总经过一个定点C,请直接出点C坐标;
(2)当k=-
1
2
时,在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求点P,使△ABP的面积等于5;
(3)若在抛物线上存在定点D使∠ADB=90°,求点D到直线AB的最大距离.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1)要求定点的坐标,只需寻找一个合适x,使得y的值与k无关即可.
(2)只需联立两函数的解析式,就可求出点A、B的坐标.设出点P的横坐标为a,运用割补法用a的代数式表示△APB的面积,然后根据条件建立关于a的方程,从而求出a的值,进而求出点P的坐标.
(3)设点A、B、D的横坐标分别为m、n、t,从条件∠ADB=90°出发,可构造k型相似,从而得到m、n、t的等量关系,然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就可以求出t,从而求出点D的坐标.由于直线AB上有一个定点C,容易得到DC长就是点D到AB的最大距离,只需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当x=-2时,y=(-2)k+2k+4=4.
∴直线AB:y=kx+2k+4必经过定点(-2,4).
∴点C的坐标为(-2,4).

(2)∵k=-
1
2

∴直线的解析式为y=-
1
2
x+3.
联立
y=-
1
2
x+3
y=
1
2
x2

解得:
x=-3
y=
9
2
x=2
y=2

∴点A的坐标为(-3,
9
2
),点B的坐标为(2,2).
过点P作PQ∥y轴,交AB于点Q,
过点A作AM⊥PQ,垂足为M,
过点B作BN⊥PQ,垂足为N,如图1所示.

设点P的横坐标为a,则点Q的横坐标为a.
∴yP=
1
2
a2,yQ=-
1
2
a+3.
∵点P在直线AB下方,
∴PQ=yQ-yP
=-
1
2
a+3-
1
2
a2
∵AM+NB=a-(-3)+2-a=5.
∴S△APB=S△APQ+S△BPQ
=
1
2
PQ•AM+
1
2
PQ•BN
=
1
2
PQ•(AM+BN)
=
1
2
(-
1
2
a+3-
1
2
a2)•5
=5.
整理得:a2+a-2=0.
解得:a1=-2,a2=1.
当a=-2时,yP=
1
2
×(-2)2=2.
此时点P的坐标为(-2,2).
当a=1时,yP=
1
2
×12=
1
2

此时点P的坐标为(1,
1
2
).
∴符合要求的点P的坐标为(-2,2)或(1,
1
2
).

(3)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EF,
作AE⊥EF,垂足为E,
作BF⊥EF,垂足为F,如图2.

∵AE⊥EF,BF⊥EF,
∴∠AED=∠BFD=90°.
∵∠ADB=90°,
∴∠ADE=90°-∠BDF=∠DBF.
∵∠AED=∠BFD,∠ADE=∠DBF,
∴△AED∽△DFB.
AE
DF
=
ED
FB

设点A、B、D的横坐标分别为m、n、t,
则点A、B、D的纵坐标分别为
1
2
m2
1
2
n2
1
2
t2
AE=yA-yE=
1
2
m2-
1
2
t2
BF=yB-yF=
1
2
n2-
1
2
t2
ED=xD-xE=t-m,
DF=xF-xD=n-t.
AE
DF
=
ED
FB

1
2
m2-
1
2
t2
n-t
=
t-m
1
2
n2-
1
2
t2

(m+t)(m-t)
2(n-t)
=
2(t-m)
(n+t)(n-t)

∵t≠m,t≠n,
m+t
2
=
-2
n+t

去分母并整理得:mn+(m+n)t+t2+4=0.
∵点A、B是直线AB:y=kx+2k+4与抛物线y=
1
2
x2交点,
∴m、n是方程kx+2k+4=
1
2
x2即x2-2kx-4k-8=0两根.
∴m+n=2k,mn=-4k-8.
∴-4k-8+2kt+t2+4=0,
即t2+2kt-4k-4=0.
即(t-2)(t+2k+2)=0.
∴t1=2,t2=-2k-2(舍).
∴定点D的坐标为(2,2).
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DG,
过点C作CG⊥DG,垂足为G,如图3所示.

∵点C(-2,4),点D(2,2),
∴CG=4-2=2,DG=2-(-2)=4.
∵CG⊥DG,
∴DC=
GC2+DG2

=
22+42

=
20

=2
5

过点D作DH⊥AB,垂足为H,如图3所示,
∴DH≤DC.
∴DH≤2
5

∴当DH与DC重合即DC⊥AB时,
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最大,最大值为2
5

∴点D到直线AB的最大距离为2
5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方程组、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知识,考查了通过解方程组求两函数交点坐标、用割补法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等方法,综合性比较强.构造K型相似以及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求出点D的坐标的关键,点C是定点又是求点D到直线AB的最大距离的突破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一已知一组数据4,a,5,10的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2-3a+1=0,则a+
1
a
-2的值为(  )
A、
5
+1
B、1
C、-1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某校举行了以“爱我黄石”为主题的图片制作比赛,评委会对200名同学的参赛作品打分发现,参赛者的成绩x均满足50≤x<100,并制作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依据成绩,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赛同学中抽40人参加图片制作比赛总结大会,则从成绩80≤x<90的选手中应抽多少人?
(3)比赛共设一、二、三等奖,若只有25%的参赛同学能拿到一等奖,则一等奖的分数线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与点B、C重合),连结AD.
问题引入:
(1)如图①,当点D是BC边上的中点时,S△ABD:S△ABC=
 
;当点D是BC边上任意一点时,S△ABD:S△ABC=
 
(用图中已有线段表示).
探索研究:
(2)如图②,在△ABC中,O点是线段AD上一点(不与点A、D重合),连结BO、CO,试猜想S△BOC与S△ABC之比应该等于图中哪两条线段之比,并说明理由.
拓展应用:
(3)如图③,O是线段AD上一点(不与点A、D重合),连结BO并延长交AC于点F,连结CO并延长交AB于点E,试猜想
OD
AD
+
OE
CE
+
OF
BF
的值,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A在y轴上,坐标为(0,-1),另一顶点B坐标为(-2,0),已知二次函数y=
3
2
x2+bx+c的图象经过B、C两点.现将一把直尺放置在直角坐标系中,使直尺的边A′D′∥y轴且经过点B,直尺沿x轴正方向平移,当A′D′与y轴重合时运动停止.
(1)求点C的坐标及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若运动过程中直尺的边A′D′交边BC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N,求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
(3)如图②,设点P为直尺的边A′D′上的任一点,连接PA、PB、PC,Q为BC的中点,试探究:在直尺平移的过程中,当PQ=
10
2
时,线段PA、PB、PC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并指出相应的点P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说明:点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类,例如,图②中,点A在抛物线内,点C在抛物线上,点D′在抛物线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某公司招聘人才,对应聘者分别进行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其中甲、乙两人的成绩如下表(单位:分):
           项目

人员          
阅读
思维
表达
甲           938673
乙           958179
(1)若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在甲、乙两人中录用一人,那么谁将能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阅读、思维和表达能力三项测试得分按3:5:2的比确定每人的最后成绩,若按此成绩在甲、乙两人中录用一人,谁将被录用?
(3)公司按照(2)中的成绩计算方法,将每位应聘者的最后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分数段均包含左端数值,不包含右端数值,如最右边一组分数x为:85≤x<90),并决定由高分到低分录用8名员工,甲、乙两人能否被录用?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本次招聘人才的录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把抛物线y=
1
2
x2
平移得到抛物线m,抛物线m经过点A(-6,0)和原点O(0,0),它的顶点为P,它的对称轴与抛物线y=
1
2
x2
交于点Q,
(1)求抛物线m的解析式.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若点B(-2,n)是抛物线m上一点,那么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得△BDO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计算:(3.14-π)°+(-
1
2
-2+|1-
8
|-4cos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