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如图①,在Rt△ACB中,∠C=90°,AC=4cm,BC=3cm,点P由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点Q由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连接PQ.若设运动的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

(1)当为何值时,PQ∥BC?
(2)设△AQP的面积为y(),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Rt△ACB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②,连接PC,并把△PQC沿QC翻折,得到四边形PQP′C,那么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PQP′C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菱形的边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2);;(3)不存在,理由见试题解析;(4)

解析试题分析:(1)当PQ∥BC时,我们可得出三角形APQ和三角形ABC相似,那么可得出关于AP,AB,AQ,AC的比例关系,我们观察这四条线段,已知的有AC,根据P,Q的速度,可以用时间t表示出AQ,BP的长,而AB可以用勾股定理求出,这样也就可以表示出AP,那么将这些数值代入比例关系式中,即可得出t的值;
(2)求三角形APQ的面积就要先确定底边和高的值,底边AQ可以根据Q的速度和时间t表示出来.关键是高,可以用AP和∠A的正弦值来求.AP的长可以用AB﹣BP求得,而sinA就是BC:AB的值,因此表示出AQ和AQ边上的高后,就可以得出y与t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将三角形ABC的周长和面积平分,那么AP+AQ=BP+BC+CQ,那么可以用t表示出CQ,AQ,AP,BP的长,那么可以求出此时t的值,我们可将t的值代入(2)的面积与t的关系式中,求出此时面积是多少,然后看看面积是否是三角形ABC面积的一半,从而判断出是否存在这一时刻;
(4)我们可通过构建相似三角形来求解.过点P作PM⊥AC于M,PN⊥BC于N,那么PNCM就是个矩形,解题思路:通过三角形BPN和三角形ABC相似,得出关于BP,PN,AB,AC的比例关系,即可用t表示出PN的长,也就表示出了MC的长,要想使四边形PQP'C是菱形,PQ=P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特点,QM=MC,这样有用t表示出的AQ,QM,MC三条线段和AC的长,就可以根据AC=AQ+QM+MC来求出t的值.求出了t就可以得出QM,CM和PM的长,也就能求出菱形的边长了.
试题解析:(1)在Rt△ABC中,AB=,由题意知:AP=5﹣t,AQ=2t,若PQ∥BC,则△APQ∽△ABC,∴,∴,∴.所以当时,PQ∥BC;
(2)过点P作PH⊥AC于H.∵△APH∽△ABC,∴,∴,∴PH=,∴ y=×AQ×PH=

(3)若PQ把△ABC周长平分,则AP+AQ=BP+BC+CQ,∴,解得.若PQ把△ABC面积平分,则SAPQ=SABC,即,∵代入上面方程不成立,∴不存在这一时刻t,使线段PQ把Rt△ACB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
(4)过点P作PM⊥AC于M,PN⊥BC于N,若四边形PQP'C是菱形,那么PQ=PC.∵PM⊥AC于M,∴QM=CM.∵PN⊥BC于N,易知△PBN∽△ABC,∴,∴,∴PN=,∴QM=CM=,∴,解得:,∴当s时,四边形PQP'C是菱形,此时PM==cm,CM==cm,在Rt△PMC中,PC==cm,
∴菱形PQP′C边长为cm.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梯形中,,点是边的中点,连接的延长线交的延长线于

(1)求证:;(2)若,求线段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试证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一个边长为a(单位:cm)的正方形ABCD中.

(1)如图1,如果N是AD中点,F为AB中点,连接DF,CN.
①求证:DF=CN;
②连接AC.求DH:HE: EF的值;
(2)如图2,如果点E、M分别是线段AC、CD上的动点,假设点E从点A出发,以cm/s速度沿AC向点C运动,同时点M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向点D运动,运动时间为t(t>0),连结DE并延长交正方形的边于点F,过点M作MN⊥DF于H,交AD于N.判断命题“当点F是边AB中点时,则点M是边CD的三等分点”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M(1,-1)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圆,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D两点,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B、C,顶点为E.

(1)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设∠DBC=a,∠CBE=b,求sin(a-b)的值;
(3)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和△中,,为线段上一点,且
求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提出问题

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M是B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B、C),连结AM,以AM为边作等边△AMN,连结CN.求证:∠ABC=∠ACN.
类比探究
如图2,在等边△ABC中,点M是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C),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ABC=∠ACN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如图3,在等腰△ABC中,BA=BC,点M是B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B、C),连结AM,以AM为边作等腰△AMN,使顶角∠AMN=∠ABC.连结CN.试探究∠ABC与∠AC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P在AB上从A向B运动,连接DP交AC于点Q.

(1)试证明:无论点P运动到AB上何处时,都有△ADQ≌△ABQ;
(2)当点P在AB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
(3)若点P从点A运动到点B,再继续在BC上运动到点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DQ恰为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ABC中,∠ACB=90°,∠A<45°,点O为AB中点,一个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O重合,一边OE经过点C,另一边OD与AC交于点M.

(1)如图1,当∠A=30°时,求证:MC2=AM2+BC2
(2)如图2,当∠A≠30°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请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3)将三角形ODE绕点O旋转,若直线OD与直线AC相交于点M,直线OE与直线BC相交于点N,连接MN,则MN2=AM2+BN2成立吗?
答: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