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6.育红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一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二班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小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一个方程的应用问题并尝试去解答.

分析 此题是一道开放型题.要注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提出相关问题.

解答 问题:
(1)当联络员追上前队时,离出发点多远?
(2)当联络员追上前队再到后队集合,总共用了多少时间?
解:(1)设x小时联络员追上前队,则有方程:4(x+1)=12x,
解得:x=$\frac{1}{2}$(小时).
∴后队走了6×$\frac{1}{2}$=3千米,前队走了4×$\frac{1}{2}$+4=6(千米);
(2)联络员与后队共走(6-3)千米用了t小时
∴t=$\frac{3}{12+6}$=$\frac{1}{6}$(小时).
所以联络员总共用了30+10=40分钟.

点评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目比较开放,搞清楚已知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属于中考创新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直线y=$\frac{1}{2}$-$\frac{2}{3}$x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工厂计划加工生产800件产品,当完成200件产品后,改进了技术,提高了效率,改进后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数是原来的1.2倍,因此提前了25小时完工.求原来每小时加工生产的产品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老张问了小王的年龄,小王想问老张的年龄.老张说:“当你到我现在的年龄时,咱俩的年龄之和为72岁;在我是你现在的年龄时,你那时的年龄是我现在年龄的$\frac{1}{5}$”.老张和小王现在的年龄分别是30岁和18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在△ABC中,∠A=120°,AB=AC=6,点D在AB上,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现将△ADE沿着DE所在的直线折叠,使得点A落在点A′处,A′D,A′E分别交BC于点F、G.若FG:DE=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A.3$\sqrt{3}$+6B.4$\sqrt{3}$+8C.6$\sqrt{3}$+4D.8$\sqr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A.1$\frac{1}{5}$B.$\frac{15}{24}$C.$\frac{13}{40}$D.$\frac{6}{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商店经销甲、乙两种商品,现有如下信息:
信息1:甲乙两种商品的进货单价之和是10元.
信息2:甲商品零售单价比进货单价多2元,乙商品零售单价比进货单价的2倍少3元.
信息3:按零售单价购买甲商品2件和乙商品3件,共付了31元.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甲、乙两种商品的进货单价各是多少元;
(2)该商店平均每天卖出甲商品500件,乙商品200件.经调查发现,甲、乙两种商品零售单价分别每涨0.5元,这两种商品每天各少销售50件,为了使每天获取更大的利润,商店决定把甲乙两种商品的零售价都涨n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当甲、乙两种商品的零售单价分别为多少元时,才能使商店每天销售这两种商品获取的利润最大?每天的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电脑公司销售一批计算机,第一个月以5500元/台的进价售出60台,第二个月起降价后以5000元/台的价格将这批计算机全部出售,销售款总量超过55万元,求这批计算机最少几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将数据795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79.5×105B.7.95×106C.7.95×102D.0.795×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