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分别在x轴、y轴上,其中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3).两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点Q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CDA向终点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
(1)求菱形ABCD的高h和面积s的值;
(2)当Q在CD边上运动,x为何值时直线PQ将菱形ABCD的面积分成1:2两部分;
(3)设四边形APC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要写出x的取值范围);在P、Q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否存在y的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指出此时P、Q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如图1,过B点作BH⊥CD,垂足为H,由菱形的性质可知OB=OD=3,OA=OC=4,在Rt△COD中,由勾股定理求CD,根据S菱形ABCD=4S△COD求菱形面积,再根据S菱形ABCD=CD×BH求h;
(2)根据P、Q两点运动速度表示AP,DQ,由S梯形APQD=
1
3
S菱形ABCD,或S梯形APQD=
2
3
S菱形ABCD,两种情况分别求x的值;
(3)根据P、Q两点运动速度表示AP,CQ,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表示y,再根据函数的性质求y的最大值及此时x的值.
解答:解:(1)如图1,过B点作BH⊥CD,垂足为H,
∵四边形ABCD为菱形,
∴OB=OD=3,OA=OC=4,
在Rt△COD中,CD=
OC2+OD2
=5,
∴S菱形ABCD=4S△COD=4×
1
2
×4×3=24,
又∵S菱形ABCD=CD×BH,即5h=24,解得h=
24
5


(2)依题意,得AP=x,DQ=5-2x,则S梯形APQD=
1
2
(x+5-2x)×
24
5
=
12
5
(5-x),
当S梯形APQD=
1
3
S菱形ABCD时,
12
5
(5-x)=8,解得x=
5
3

当S梯形APQD=
2
3
S菱形ABCD时,
12
5
(5-x)=16,解得x=-
5
3
(舍去);

(3)存在.
当点Q在CD上时,如图2,依题意,得AP=x,CQ=2x,
∴y=
1
2
(x+2x)×
24
5
=
36
5
x(0≤x≤
5
2
),
当x=
5
2
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36
5
×
5
2
=18,⊙
此时P点在线段AB的中点,Q点与D点重合;
当点Q在AD上时,如图3,
y=
1
2
(x+10-2x)×
24
5
=24-
12
5
x(
5
2
<x<5),
y无最大值.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求菱形的边长,高,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巴中卷)数学(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

与x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M,N,已知△AOB的面积为1,点M的纵坐

标为2,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直接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3届安徽滁州八年级下期末模拟数学试卷(沪科版)(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已知: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

标分别为(6,0),(0,2).点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点D与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交折线O-A-B于点E.

(1)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若△ODE的面积为S,求S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如图2,当点E在线段OA上时,矩形OABC关于直线DE对称的图形为矩形O′A′B′C′,C′B′分别交CB,OA于点D,M,O′A′分别交CB,OA于点N,E.求证:四边形DMEN是菱形;

(3)问题(2)中的四边形DMEN中,ME的长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