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A(-3,4)、B(-3,0)、C(-1,0).以D为顶点的抛物线y=ax2+bx+c过点B.动点P从点D出发,沿DC边向点C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边向点A运动,点P、Q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的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CD交BD于点E,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DGQ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3)动点P、Q运动过程中,在矩形ABCD内(包括其边界)是否存在点H,使以B,Q,E,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菱形的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1)先求得点D的坐标,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1)2+4(a≠0),将点B的坐标代入可求得a的值,故此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由题意知,DP=BQ=t,然后证明△DPE∽△DBC,可得到PE=$\frac{1}{2}$t,然后可得到点E的横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接下来可求得点G的坐标,然后依据S四边形BDGQ=S△BQG+S△BEG+S△DEG,列出四边形的面积与t的函数关系式,然后依据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
(3)首先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DE的长,当BE和BQ为菱形的邻边时,由BE=QB可列出关于t的方程,从而可求得t的值,然后可求得菱形的周长;当BE为菱形的对角时,则BQ=QE,过点Q作QM⊥BE,则BM=EM.然后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BE的长,最后利用BE+ED=BD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 解:(1)由题意得,顶点D点的坐标为(-1,4).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 (x+1)2+4(a≠0),
∵抛物线经过点B(-3,0),代入y=a (x+1)2+4
可求得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即y=-x2-2x+3.

(2)由题意知,DP=BQ=t,
∵PE∥BC,
∴△DPE∽△DBC.
∴$\frac{DP}{PE}$=$\frac{DC}{BC}$=2,
∴PE=$\frac{1}{2}$DP=$\frac{1}{2}$t.
∴点E的横坐标为-1-$\frac{1}{2}$t,AF=2-$\frac{1}{2}$t.
将x=-1-$\frac{1}{2}$t代入y=-(x+1)2+4,得y=-$\frac{1}{4}$t2+4.
∴点G的纵坐标为-$\frac{1}{4}$t2+4,
∴GE=-$\frac{1}{4}$t2+4-(4-t)=-$\frac{1}{4}$t2+t.
如图1所示:连接BG.

S四边形BDGQ=S△BQG+S△BEG+S△DEG,即S四边形BDGQ=$\frac{1}{2}$BQ•AF+$\frac{1}{2}$EG•(AF+DF)
=$\frac{1}{2}$t(2-$\frac{1}{2}$t)-$\frac{1}{4}$t2+t.
=-$\frac{1}{2}$t2+2t=-$\frac{1}{2}$(t-2)2+2.
∴当t=2时,四边形BDGQ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2.
(3)存在.
∵CD=4,BC=2,
∴tan∠BDC=$\frac{1}{2}$,BD=2$\sqrt{5}$.
∴cos∠BDC=$\frac{2\sqrt{5}}{5}$.
∵BQ=DP=t,
∴DE=$\frac{\sqrt{5}}{2}$t.
如图2所示:当BE和BQ为菱形的邻边时,BE=QB.

∵BE=BD-DE,
∴BQ=BD-DE,即t=2$\sqrt{5}$-$\frac{\sqrt{5}}{2}$t,解得t=20-8$\sqrt{5}$.
∴菱形BQEH的周长=80-32$\sqrt{5}$.
如图3所示:当BE为菱形的对角时,则BQ=QE,过点Q作QM⊥BE,则BM=EM.

∵MB=cos∠QBM•BQ,
∴MB=$\frac{2\sqrt{5}}{5}$t.
∴BE=$\frac{4\sqrt{5}}{5}$t.
∵BE+DE=BD,
∴$\frac{4\sqrt{5}}{5}$t+$\frac{\sqrt{5}}{2}$t=2$\sqrt{5}$,解得:t=$\frac{20}{13}$.
∴菱形BQEH的周长为$\frac{80}{13}$.
综上所述,菱形BQEH的周长为$\frac{80}{13}$或80-32$\sqrt{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二次函数的性质,列出四边形的面积与t的函数关系式是解答问题(2)的关键,分类讨论是解答问题(3)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内接于圆O,CD⊥AB于D,CD=DB=3,AD=1,点P为$\widehat{AC}$上一点,求$\frac{\sqrt{10}}{2}$DP+CP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x-y=6,xy=-8.
(1)求x2+y2的值;
(2)求x4+y4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参加学校的“我爱古诗词”知识竞赛,小王所在班级组织了一次古诗词知识测试,并将全班同学的分数(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以下是根据这次测试成绩制作的不完整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组别分组频数频率
1 50≤x<6090.18
2 60≤x<70a
3 70≤x<80200.40
4 80≤x<900.08
5 90≤x≤1002b
合计
请根据以上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a、b、x、y的值;
(2)若要从小明、小敏等五位成绩优秀的同学中随机选取两位参加竞赛,请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求出小明、小敏同时被选中的概率.(注:五位同学请用A、B、C、D、E表示,其中小明为A,小敏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  )
A.B.2$\sqrt{10}$πC.$\sqrt{10}$π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如图(1),PAB为⊙O的割线,直线PC与⊙O有公共点C,且PC2=PA×PB,
(1)求证:?∠PCA=∠PBC;?直线PC是⊙O的切线;
(2)如图(2),作弦CD,使CD⊥AB,连接AD、BC,若AD=2,BC=6,求⊙O的半径;
(3)如图(3),若⊙O的半径为$\sqrt{2}$,PO=$\sqrt{10}$,MO=2,∠POM=90°,⊙O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PQ+$\frac{\sqrt{2}}{2}$QM有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2,过点C作∠ACD=∠ABC,交BA的延长线于点D,若∠ABC=45°,∠D=30°.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求$\widehat{AB}$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跳水队赢得8个项目中的7块金牌,优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艰辛的训练.某跳水运动员在进行跳水训练时,身体(看成一点)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如图所示的一条抛物线,已知跳板AB长为2米,跳板距水面CD的高BC为3米,训练时跳水曲线在离起跳点水平距离1米时达到距水面最大高度k米,现以CD为横轴,CB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1)当k=4时,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k=4时,求运动员落水点与点C的距离;
(3)图中CE=$\frac{19}{4}$米,CF=$\frac{21}{4}$米,若跳水运动员在区域EF内(含点E,F)入水时才能达到训练要求,求k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宣传节约用水,小强随机调查了某小区部分家庭3月份的用水情况,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图.
(1)小强共调查了20户家庭.
(2)所调查家庭3月份用水量的众数为4吨;平均数为4.5吨;
(3)若该小区有500户居民,请你估计这个小区3月份的用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