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BM,DN分别平分正方形的两个外角,且满足 ∠MAN=45°,连结MC,NC,MN.

(1)填空:与△ABM相似的三角形是△       ,BM·DN=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求∠MCN的度数;
(3)猜想线段BM,DN和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NDA,a2;(2)135°;(3)BM2+DN2=MN2,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3)由条件可以得出∠BMA=∠3,∠ABM=∠ADN=135°,就可以得出△ABM∽△ND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的得出BM•DN=a2;(2)由△ABM∽△NDA,可以得出BM:DA=AB:ND,再由正方形的性质通过等量代换就可以得出△BCM∽△DNC,利用角的关系和圆周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结论;(3)将△AN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F,连接MF,证明△ABF≌△ADN.利用边角的关系得出△BMF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AD=90°.
∵BM,DN分别平分正方形的两个外角,∴∠CBM=∠CDN="45°." ∴∠ABM=∠ADN=135°.
∵∠MAN=45°,∴∠BMA=∠NAD. ∴△ABM∽△NDA. ∴. ∴BM•DN=a2
(2)由(1)△ABM∽△NDA可得BM:DA=AB:ND.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DC,DA=BC,∠ABC=∠BCD=∠ADC=∠BAD=90°.
∴BM:BC=DC:ND.
∵BM,DN分别平分正方形ABCD的两个外角,∴∠CBM=∠NDC=45°.
∴△BCM∽△DNC.∴∠BCM=∠DNC.
∴∠MCN=360°-∠BCD-∠BCM-∠DCN=270°-(∠DNC+∠DCN)=270°-(180°-∠CDN)=135°.
(3)线段BM,DN和MN之间的等量关系是BM2+DN2=MN2.证明如下:
如图,将△AN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F,连接MF.则△ABF≌△ADN.
∴∠1=∠3,AF=AN,BF=DN,∠AFB=∠AND.∴∠MAF=∠1+∠2=∠2+∠3=∠BAD-∠MAN=45°.
∴∠MAF=∠MAN.
又∵AM=AM,∴△AMF≌△AMN.∴MF=MN.
可得∠MBF=(∠AFB+∠1)+45°=(∠AND+∠3)+45°=90°.
∴在Rt△BMF中,BM2+BF2=FM2
∴BM2+DN2=MN2

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角平分线的定义;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4.勾股定理;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6. 旋转变换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过点,垂足为点,连接为线段上一点,且

(1)求证:
(2)若,求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射线AE与射线BC交于点E,射线AF与射线CD交于点F,∠EAF=45°.
(1)如图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试猜想线段EF、BE、D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设BE=x,DF=y,当点E在线段BC上运动时(不包括点B、C),如图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
(3)当点E在射线BC上运动时(不含端点B),点F在射线CD上运动.试判断以E为圆心以BE为半径的⊙E和以F为圆心以FD为半径的⊙F之间的位置关系.
(4)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设AE与CD交于点G,如图2.问⊿EGF与⊿EFA能否相似,若能相似,求出BE的值,若不可能相似,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1,矩形ABCD中,AB=21,AD=12,E是CD边上的一点,CE=5,M是BC边上的中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连结PM.设动点P的运动时间是t秒.

(1)求线段AE的长;
(2)当△ADE与△PBM相似时,求t的值;
(3)如图2,连接EP,过点P作PH⊥AE于H.①当EP平分四边形PMEH的面积时,求t的值;②以PE为对称轴作线段BC的轴对称图形B′C′,当线段B′C′与线段AE有公共点时,写出t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A'B'C'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点O;
(2)直接写出△ABC与△A′B′C′的位似比;
(3)以位似中心O为坐标原点,以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A″B″C″,并直接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提出问题】
(1)如图1,在等边△ABC中,点M是B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B、C),连结AM,以AM为边作等边△AMN,连结CN.求证:∠ABC=∠ACN.

【类比探究】
(2)如图2,在等边△ABC中,点M是B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C),其它条件不变,(1)中结论∠ABC=∠ACN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3)如图3,在等腰△ABC中,BA=BC,点M是BC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B、C),连结AM,以AM为边作等腰△AMN,使顶角∠AMN=∠ABC.连结CN.试探究∠ABC与∠AC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矩形ABCD中,以对角线BD为一边构造一个矩形BDEF,使得另一边EF过原矩形的顶点C.

(1)设Rt△CBD的面积为S1, Rt△BFC的面积为S2, Rt△DCE的面积为S3 , 则S1       S2+ S3(用“>”、“=”、“<”填空);
(2)写出图中的三对相似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与x轴交于A,与y轴交于点C,点B的坐标为(a,0),(其中a>0),直线l过动点M(0,m)(0<m<2),且与x轴平行,并与直线AC、BC分别相交于点D、E,P点在y轴上(P点异于C点)满足PE=CE,直线PD与x轴交于点Q,连接PA.

(1)写出A、C两点的坐标;
(2)当0<m<1时,若△PAQ是以P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注:若△HNK满足HN=2HK,则称△HNK为以H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求出m的值;
(3)当1<m<2时,是否存在实数m,使CD•AQ=PQ•DE?若能,求出m的值(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