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7.如图:点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且C、D分别为线段AP、BP的中点,若CD=5cm,则有AB=10cm.

分析 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P,PB,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解答 解:由C、D分别为线段AP、BP的中点,得
AP=2CP,PB=2PD.
由线段的和差,得
AB=AP+PB=2(CP+PD)=2CD=10,
故答案为:10cm.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AP=2CP,PB=2PD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在△ABC中,AB=AC=11,∠BAC=120°,AD是△ABC的中线,AE是∠BAD的角平分线,DF∥AB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则DF的长为(  )
A.4.5B.5C.5.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2°,则∠P的度数为(  )
A.44°B.66°C.96°D.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高是4.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直线a∥b,∠3=85°,求∠1、∠2的度数,根据下面的解答过程,填空或填写理由.
解:∵a∥b已知
∴∠1=∠4
∵∠4=∠3对顶角相等
∠3=85°已知
∴∠1=85°(等量代换)
又∵∠2+∠3=180°
∴∠2=95°(等式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frac{7}{4}$-$\frac{7}{8}$-$\frac{7}{12}$)÷(-$\frac{7}{8}$)+(-$\frac{7}{8}$)÷($\frac{7}{4}$-$\frac{7}{8}$-$\frac{7}{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cosα=0.8391,cotβ=0.5774,则锐角α,β的大小关系是(  )
A.α>βB.α≤βC.α<βD.α=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在2×2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A,B,C均为格点,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格线于点D,则CD的长为(  )
A.$\frac{1}{2}$B.$\frac{1}{3}$C.$\sqrt{3}$D.2-$\sqr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 在x轴上,点C在y轴上,OC=4,点E为BC的中点,点N的坐标为(3,0),过点 N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MN与EB交于点M.现将纸片折叠,使顶点C落在MN上,并与MN上的点G重合,折痕为EF,点F为折痕与y轴的交点.连接OB,D为OB上动点,作DQ∥x轴交BA于点Q,以DQ为边,向下作正方形DQHI,设点D的横坐标为t.
(1)求点G的坐标及折痕E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点D从点O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正方形DQHI与△OAB重叠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设点P为直线EF上的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以P、F、G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