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1.甲乙两人同时登同一座山,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当乙追上甲时,乙距A地的高度为(  )
A.165mB.160mC.135mD.120m

分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求得甲乙各段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当0≤x≤2时,设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
k=15,
∴当0≤x≤2时,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15x,
将x=2代入y=15x,得y=30,
即点A的坐标为(2,30),
当2≤x≤11时,设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ax+b,
$\left\{\begin{array}{l}{2a+b=30}\\{11a+b=300}\end{array}\right.$,得$\left\{\begin{array}{l}{a=30}\\{b=-30}\end{array}\right.$,
即当2≤x≤11时,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30x-30,
当0≤x≤20时,设甲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mx+n,
$\left\{\begin{array}{l}{n=100}\\{20m+n=300}\end{array}\right.$,得$\left\{\begin{array}{l}{m=10}\\{n=100}\end{array}\right.$,
即当0≤x≤20时,甲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10x+100,
∴$\left\{\begin{array}{l}{y=30x-30}\\{y=10x+100}\end{array}\right.$,解得,$\left\{\begin{array}{l}{x=6.5}\\{y=165}\end{array}\right.$,
∵165-30=135,
∴当乙追上甲时,乙距A地的高度为135m,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求出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计算:-3-2+|1-$\sqrt{3}$|-$\sqrt{8}$×$\sqrt{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OA、OC在坐标轴上,点B的坐标为(-4,4).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向点O运动;点Q从点O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规定点P到达点O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BP,过P点作BP的垂线,与过点Q平行于y轴的直线l相交于点D.BD与y轴交于点E,连接PE.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
(1)∠PBD的度数为45°,点D的坐标为(t,t)(用t表示);
(2)在P、Q的运动过程中,直线OD的解析式发生变化吗?如果不变,请直接写出直线OD的解析式;
(3)探索△POE周长是否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试求这个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三边长均为整数,且最大边长为15的三角形共有(  )个.
A.64B.60C.55D.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不等式组$\left\{\begin{array}{l}{-x+2>0}\\{-2x<4}\end{array}\right.$的解集是-2<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如图①,点M为ABCD内一点,请过点M作一条直线将ABCD的面积二等分;
(2)如图②,点P为∠AOB内一点,过点P作直线分别交∠AOB的两边于M、N.小明认为当点P为MN的中点时(如图②)时,△OMN的面积最小,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正确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③,∠AOB=α(0°<α<180°),点P为∠AOB内一点,PC⊥OA于点C,PD⊥OB于点D,PC=3,PD=2,过点P作直线分别交∠AOB的两边于M、N,并将△OMN的面积最小记为S,试探究:在∠α变化过程中S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请求出S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先化简,再求代数式(1-$\frac{3}{x+2}$)÷$\frac{{x}^{2}-1}{x+2}$的值,其中x=4sin45°-2cos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c的值为(  )
A.±16B.16C.±64D.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阅读与思考;
婆罗摩笈多是一位印度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书写了两部关于数学与天文的书籍,他的一些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他的负数及加减法运算仅晚于中国九章算术而他的负数乘除法法则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婆罗摩笈多定理,该定理的内容及证明如下: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与圆O对角线AC⊥BD于点M,ME⊥BC于点E,延长EM交CD于F,求证:MF=DF
证明∵AC⊥BD,ME⊥BC
∴∠CBD=∠CME
∵∠CBD=∠CAD,∠CME=∠AMF
∴∠CAD=∠AMF
∴AF=MF
∵∠AMD=90°,同时∠MAD+∠MDA=90°
∴∠FMD=∠FDM
∴MF=DF,即F是AD中点.

(1)请你阅读婆罗摩笈多定理的证明过程,完成婆罗摩笈多逆定理的证明:
已知:如图1,四边形ABCD内接与圆O,对角线AC⊥BD于点M,F是AD中点,连接FM并延长交BC于点E,求证:ME⊥BC
(2)已知如图2,△ABC内接于圆O,∠B=30°∠ACB=45°,AB=2,点D在圆O上,∠BCD=60°,连接AD 交BC于点P,作ON⊥CD于点N,延长NP交AB于点M,求证PM⊥BA并求PN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