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顶点D,C分别在射线AM,BN上运动(点D不与A重合,点C不与B重合),E是AB边上的动点(点E不与A,B重合),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DE⊥CE.
(1)求证:△ADE∽△BEC;
(2)当点E为AB边的中点时(如图2),求证:DE,CE分别平分∠ADC,∠BCD;
(3)若AD+DE=AB=a,设AE=m,请探究:△BEC的周长是否与m的值有关?若有关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BEC的周长;若无关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直角梯形ABCD中∠A为直角,得到三角形ADE为直角三角形,可得出两锐角互余,再由DE与EC垂直,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DEC为直角,利用平角的定义推出一对角互余,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利用两对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得证;
(2)过E作EF平行于BC,由AD也与BC平行,利用与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与另一条也平行,得到EF平行于AD,由E为AB的中点,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到F为DC的中点,在直角三角形DEC中,利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EF=DF=CF,由EF=DF,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根据AD与EF平行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可得出∠ADE=∠FDE,即DE平分∠ADC;同理可得CE平分∠BCD;
(3)△BEC的周长与m的值无关,理由为:设AD=x,由AD+DE=a,表示出DE,再由AE=m,在直角三角形AD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系式,整理后记作①,由AB-AE=EB,表示出BE,根据(1)得到:△ADE∽△BEC,由相似得比例,将各自表示出的式子代入,表示出BC与EC,由EB+EC+BC表示出三角形EBC的周长,提取a-m后,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后,记作②,将①代入②,约分后得到一个不含m的式子,即周长与m无关.
解答:解:(1)证明:∵直角梯形ABCD中,∠A=90°,
∴∠ADE+∠AED=90°,
又∵DE⊥CE,∴∠DEC=90°,
∴∠AED+∠BEC=90°,
∴∠ADE=∠BEC,又∠A=∠B=90°,
∴△ADE∽△BEC;

(2)证明:过点E作EF∥BC交CD于F,如图2所示:
又AD∥BC,
∴EF∥AD,又E为AB的中点,
∴F是CD的中点,
在Rt△DEC中,EF是斜边上的中线,
∴EF=CF=DF=
1
2
CD,
∴∠FED=∠FDE,
∵EF∥AD,
∴∠ADE=∠FED,
∴∠FDE=∠ADE,即DE平分∠ADC,
同理可得:CE平分∠BCD;

(3)△BEC的周长与m的值无关,理由为:
设AD=x,由AD+DE=AB=a,得:DE=a-x,又AE=m,
在Rt△AE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D2+AE2=DE2,即x2+m2=(a-x)2
整理得:a2-m2=2ax,…①
在△EBC中,由AE=m,AB=a,得:BE=AB-AE=a-m,
∵由(1)知△ADE∽△BEC,
AD
BE
=
AE
BC
=
DE
EC
,即
x
a-m
=
m
BC
=
a-x
EC

解得:BC=
m(a-m)
x
,EC=
(a-m)(a-x)
x

∴△BEC的周长=BE+BC+EC=(a-m)+
m(a-m)
x
+
(a-m)(a-x)
x

=(a-m)(1+
m
x
+
a-x
x
)=(a-m)•
x+m+a-x
x

=
(a-m)(a+m)
x
=
a2-m2
x
,…②
把①代入②得:△BEC的周长=BE+BC+EC=
2ax
x
=2a,
则△BEC的周长与m无关.
点评:此题属于相似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式的化简求值,利用了转化及整体代入的数学思想,做第三问时注意利用已证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运动至点D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BCD的面积是(  )
A、3B、4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90°,点P在BC边上,当∠APD=90°时,易证△ABP∽△PCD,从而得到BP•PC=AB•CD,解答下列问题.
(1)模型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点P在BC边上,当∠B=∠C=∠APD时,求证:BP•PC=AB•CD;
(2)拓展应用: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4,BC=10,CD=6,∠B=∠C=60°,AO⊥BC于点O,以O为顶点,以B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为线段OC上一动点(不与端点O、C重合)
(i)当∠APD=60°时,求点P的坐标;
(ii)过点P作PE⊥PD,交y轴于点E,设PO=x,OE=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7、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容易证得:CE=CF;
(1)在图1中,若G在AD上,且∠GCE=45°,试猜想GE、BE、GD三线段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在(1)的条件下,若以C为圆心,CD为半径作圆,试判断此圆与直线E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运用(1)中解答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12,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求DE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B=90°,DC∥AB,动点P从B点出发,沿折线B→C→D→A运动,点P运动的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若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秒,△ABP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为(  )
精英家教网
A、16B、48C、24D、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BD⊥DC,BC=10cm,CD=6cm.有两个动点E、F分别在线段CD与BC上运动,点E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C向点D匀速运动.点F以每秒2cm的速度从点B向点C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AD的长;
(2)设四边形BFED的面积为y,求y 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3)点E、F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由点C、E、F构成的三角形与△BDC相似,求线段BF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