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提出了雕塑问题:假定有一个雕塑高AB=3米,立在一个底座上,底座的高BC=2.2米,一个人注视着这个雕塑并朝它走去,这个人的水平视线离地1.7米,问此人应站在离雕塑底座多远处,才能使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所谓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是指看雕塑的视角最大,问题转化为在水平视线EF上求使视角最大的点,如图:过A、B两点,作一圆与EF相切于点M,你能说明点M为所求的点吗?并求出此时这个人离雕塑底座的距离.

解:连接OM,作OG⊥AB于G,连接OB,根据题意,得
OM=BG+BE=1.5+2.2-1.7=2,
在直角三角形OBG中,
OG==
分析: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可以发现:当一圆与EF相切于点M时,此时视角最大.要求EM的长,可以转化为求弦的弦心距.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该圆的半径是2米,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切线的性质定理、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提出了雕塑问题:假定有一个雕塑高AB=3米,立在一个底座上,底座的高BC=2.2米,一个人注视着这个雕塑并朝它走去,这个人的水平视线离地1.7米,问此人应站在离雕塑底座多远处,才能使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所谓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是指看雕塑的视角最大,问题转化为在水平视线EF上求使视角最大的点,如图:过A、B两点,作一圆与EF相切于点M,你能说明点M为所求的点吗?并求出此时这个人离雕塑底座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2届湖北鄂州葛店中学九年级5月月考数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解答题

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提出了雕塑问题:假定有一个雕塑高AB=3米,立在一个底座上,底座的高BC=2.2米,一个人注视着这个雕塑并朝它走去,这个人的水平视线离地1.7米,问此人应站在离雕塑底座多远处,才能使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所谓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是指看雕塑的视角最大,问题转化为在水平视线EF上求使视角最大的点,如图:过A、B两点,作一圆与EF相切于点M,你能说明点M为所求的点吗?并求出此时这个人离雕塑底座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鄂州葛店中学九年级5月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提出了雕塑问题:假定有一个雕塑高AB=3米,立在一个底座上,底座的高BC=2.2米,一个人注视着这个雕塑并朝它走去,这个人的水平视线离地1.7米,问此人应站在离雕塑底座多远处,才能使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所谓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是指看雕塑的视角最大,问题转化为在水平视线EF上求使视角最大的点,如图:过A、B两点,作一圆与EF相切于点M,你能说明点M为所求的点吗?并求出此时这个人离雕塑底座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十所实验中学中考模拟联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黄冈模拟)1471年,德国数学家米勒提出了雕塑问题:假定有一个雕塑高AB=3米,立在一个底座上,底座的高BC=2.2米,一个人注视着这个雕塑并朝它走去,这个人的水平视线离地1.7米,问此人应站在离雕塑底座多远处,才能使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所谓看雕塑的效果最好是指看雕塑的视角最大,问题转化为在水平视线EF上求使视角最大的点,如图:过A、B两点,作一圆与EF相切于点M,你能说明点M为所求的点吗?并求出此时这个人离雕塑底座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