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已知四边形OABC中的三个顶点坐标为O(0,0),A(0,n),C(m,0).动点P从点O出发依次沿线段OA,AB,BC向点C移动,设移动路程为z,△OPC的面积S随着z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m,n是常数,m>1,n>0.
(1)请你确定n的值和点B的坐标;
(2)当动点P是经过点O,C的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且在双曲线y=
115x
上时,求这时四边形OABC的面积.
精英家教网
分析:(1)本题要根据图2的分段函数进行求解.当0<z≤2时,P在OA上运动,因此S=
1
2
OC•z=
1
2
mz.当2<z≤3时,P在AB上运动,因此S=
1
2
OC•OA=
1
2
mn.由此可得出当P从A运动到B时,S=
1
2
mn=m,因此n=2.而z的值是由2逐渐增大到3因此AB=1,因此B点的坐标应该是(1,2).
(2)求四边形OABC的面积,关键是确定m的值.(由于P不可能与O,D重合)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①当P在OA上时,此时P,O,C不可能构成抛物线.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
②当P在AB上时,可先根据O,C的坐标来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此时P的纵坐标为2,然后可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表示出P的横坐标,然后将得出的P的坐标代入双曲线中即可得出m的值.
③当P在BC上时,也要先得出P点的纵坐标,具体思路是过B,P作x轴的垂线,通过相似三角形来求出P点的纵坐标,然后按①的方法求出m的值.
综合上述的情况即可得出m的值,也就能确定OC的长,即可求出梯形OABC的面积.
解答:解:(1)从图1中可知,当P从O向A运动时,△POC的面积S=
1
2
mz,z由0逐步增大到2,则S由0逐步增大到m,
故OA=2,n=2.
同理,AB=1,故点B的坐标是(1,2).

(2)∵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O(0,0),C(m,0)
∴c=0,b=-am,
∴抛物线为y=ax2-amx,顶点坐标P为(
m
2
,-
1
4
am2).
∵m>1,精英家教网
m
2
>0,且
m
2
≠m,
∴P不在边OA上且不与C重合.
∵P在双曲线y=
11
5x
上,
m
2
×(-
1
4
am2)=
11
5
=-
88
5m3

①当1<m≤2时,
1
2
m
2
≤1,如图2,分别过B,P作x轴的垂线,
M,N为垂足,此时点P在线段AB上,且纵坐标为2,
∴-
1
4
am2=2,即a=-
8
m2

又∵a=-
88
5m3

∴-
88
5m3
=-
8
m2
,m=
11
5
>2,而1<m≤2,不合题意,舍去.
②当m≥2时,
m
2
>1,如图3,分别过B,P作x轴的垂线,M,N为垂足,ON>OM,
此时点P在线段CB上,易证Rt△BMC∽Rt△PNC,
∴BM:PN=MC:NC,即2:PN=(m-1):
m
2
精英家教网
∴PN=
m
m-1

而P的纵坐标为-
1
4
am2
m
m-1
=-
1
4
am2,即a=
4
m(1-m)

而a=-
88
5m3

∴-
88
5m3
=
4
m(1-m)
化简得:5m2-22m+22=0.
解得:m=
11±
11
5

但m≥2,所以m=
11-
11
5
舍去,
取m=
11+
11
5

由以上,这时四边形OABC的面积为:
1
2
(AB+OC)×OA=
1
2
(1+m)×2=
16+
11
5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点,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考查学生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与理解:
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等分三角形的面积,
即如图1,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
S△ABD=S△ACD=
1
2
S△ABC

理由:∵BD=CD,∴S△ABD=
1
2
BD×AH=
1
2
CD×AH=S△ACD
=
1
2
S△ABC

即: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操作与探索
在如图2至图4中,△ABC的面积为a.
(1)如图2,延长△ABC的边BC到点D,使CD=BC,连接DA.若△ACD的面积为S1,则S1=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3,延长△ABC的边BC到点D,延长边CA到点E,使CD=BC,AE=CA,连接DE.若△DEC的面积为S2,则S2=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并写出理由;
(3)在图3的基础上延长AB到点F,使BF=AB,连接FD,FE,得到△DEF(如图4).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3,则S3=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精英家教网
拓展与应用
如图5,已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E、F、G、H分别是AB、BC、CD的中点,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G是线段CD上的任意一点时,连接BG交AC于F,过F作FH∥CD交BC于H,可以证明结论
FH
AB
=
FG
BG
成立.(考生不必证明)
(1)探究:如图2,上述条件中,若G在CD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时,其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计算:若菱形ABCD中AB=6,∠ADC=60°,G在直线CD上,且CG=16,连接BG交AC所在的直线于F,过F作FH∥CD交BC所在的直线于H,求BG与FG的长.
(3)发现:通过上述过程,你发现G在直线CD上时,结论
FH
AB
=
FG
BG
还成立吗?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将面积为3的直角三角形AGO沿直线y=x翻折,得到三角形CHO,连接AC,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
(x>0)
的图象过A、C两点,如图①.
(1)k的值是
 

(2)在直线y=x图象上任取一点D,作AB⊥AD,AC⊥CB,线段OD交AC于点F,交AB于点E,P为直线OD上一动点,连接PB、PC、CE.
㈠如图②,已知点A的横坐标为1,当四边形AECD为正方形时,求三角形PBC的面积;
㈡如图③,若已知四边形PEBC为菱形,求证四边形PBCD是平行四边形;
㈢若D、P两点均在直线y=x上运动,当∠ADC=60°,且三角形PBC的周长最小时,请直接写出三角形PBC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之比.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太原一模)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以点E为顶点作正方形EFGH,使点A、D分别在EH和EF上,连接BH、AF.
(1)判断并说明BH和AF的数量关系;
(2)将正方形EFGH绕点E顺时针方向旋转θ(0°≤θ≤360°),设AB=a,EH=b,且a<2b.
①如图2,连接AG,设AG=x,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当x取最大值时,直接写出θ的值;
②如果四边形ABDH是平行四边形,请在备用图中补全图形,并求a与b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将已知四边形分别在格点图中补成关于已知直线:l、m、n、p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的图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