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2.如图,已知直线a∥b,a、b之间的距离为4cm.A、B是直线a上的两个定点,C、D是直线b上的两个动点(点C在点D的左侧),且AB=CD=10cm,连接AC、BD、BC,将△ABC沿BC翻折得△A1BC.
(1)当A1、D两点重合时,AC=10cm;
(2)当A1、D两点不重合时,
①连接A1D,求证:A1D∥BC;
②若以点A1、C、B、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AC的长.

分析 (1)当A1、D两点重合时,可以证到四边形ACDB是菱形,从而得到AC=AB=10cm.
(2)①过点A1作A1E⊥BC,垂足为E,过点D作DF⊥BC,垂足为F,如图2,可以证到S△DBC=S△ABC=S△A1BC,从而得到DF=A1E,由A1E⊥BC,DF⊥BC可以证到A1E∥DF,从而得到四边形A1DFE是平行四边形,就可得到A1D∥BC.②若以A1、C、B、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则有三个位置,分别是图3①、图3②、图3③.对于图3①、图3②,过点C作CH⊥AB,垂足为H,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方程就可求出AH,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就可求出AC的长;对于图3③,直接运用勾股定理就可求出AC的长

解答 解:(1)当A1、D两点重合时,如图1①和图1②,


∵CD∥AB,CD=AB,
∴四边形ACDB是平行四边形.
∵△ABC沿BC折叠得△A1BC,A1、D两点重合,
∴AC=A1C=DC.
∴平行四边形ACDB是菱形.
∴AC=AB=10(cm).
故答案为:10.

(2)当A1、D两点不重合时,
①A1D∥BC.
证明:过点A1作A1E⊥BC,垂足为E,过点D作DF⊥BC,垂足为F,如图2,

∵CD∥AB,CD=AB,
∴四边形ACDB是平行四边形.
∴S△ABC=S△DBC
∵△ABC沿BC折叠得△A1BC,
∴S△ABC=S△A1BC
∴S△DBC=S△A1BC
∴$\frac{1}{2}$BC•DF=$\frac{1}{2}$BC•A1E.
∴DF=A1E.
∵A1E⊥BC,DF⊥BC,
∴∠A1EB=∠DFB=90°.
∴A1E∥DF.
∴四边形A1DFE是平行四边形.
∴A1D∥EF.
∴A1D∥BC.
②Ⅰ.如图3①,

过点C作CH⊥AB,垂足为H,此时AH<BH.
∵四边形A1DBC是矩形,
∴∠A1CB=90°.
∵△ABC沿BC折叠得△A1BC,
∴∠ACB=∠A1CB.
∴∠ACB=90°.
∵CH⊥AB,
∴∠AHC=∠CHB=90°.
∴∠ACH=90°-∠HCB=∠CBH.
∴△AHC∽△CHB.
∴$\frac{AH}{CH}=\frac{CH}{BH}$.
∴CH2=AH•BH.
∵AB=10,CH=4,
∴3=AH•(10-AH).
解得:AH=2或AH=8.
∵AH<BH,
∴AH=2.
∴AC2=CH2+AH2=16+4=20.
∴AC=2$\sqrt{5}$.
Ⅱ.如图3②,

过点C作CH⊥AB,垂足为H,此时AH>BH.
同理可得:AH=8.
∴AC2=CH2+AH2=16+64=80.
∴AC=4$\sqrt{5}$.
Ⅲ.如图3③,

∵四边形A1DCB是矩形,
∴∠A1BC=90°.
∵△ABC沿BC折叠得△A1BC,
∴∠ABC=∠A1BC.
∴∠ABC=90°.
∴AC2=BC2+AB2=16+100=116.
∴AC=2$\sqrt{29}$.
综上所述;当以A1、C、B、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时,AC的长为2$\sqrt{5}$或24$\sqrt{5}$或2$\sqrt{29}$.

点评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勾股定理等知识,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有一定的综合性,而解决最后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解的现象,是一道易错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是⊙O的直径,点E是⊙O上一个点,C是弧BE的中点,弦CD⊥AB,G为垂足,且交BE于点H,经过点E作⊙O的切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
(1)按边分类,△BCH和△EFH是什么三角形?
(2)如果CE∥AB,求∠EF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二次函数y=4x2-2mx+n的图象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x1<x2),与y轴交于C点.
(1)若AB=2,且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x-2上,试确定m,n的值.
(2)在(1)中,若点P为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一点,当△PBC的面积最大时,求P点坐标.
(3)是否存在整数m,n,使得1<x1<2和1<x2<2同时成立?请说明你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对于有理数x、y,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ax+by+7,其中a、b是常数,等式右边为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已知3*5=15,4*7=18,则1*(-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抛物线y=(m-1)x2+(m-2)x-1与x轴交于A、B两点,若m>1,且点A在点B的左侧,OA:OB=1:3
(1)试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2)直线y=kx-3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若△AMN的内心在x轴上,求k的值.
(3)设(2)中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C,过点C作直线l∥x轴,将抛物线在y轴左侧的部分沿直线l翻折,抛物线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请你结合新图象回答:当直线y=$\frac{1}{3}$x+b与新图象只有一个公共点P(x0,y0)且y0≤7时,求b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七中有一正方形花坛,边长为am,现在把花坛边长增加3m,则这个花坛面积增加6a+9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解关于x的不等式[x+(1-a)][x+(1+a)]≤0(a为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书架上有两套同样的书,每套书分上下两册,在这两套书中随机抽取出两本,恰好是一套书的概率是$\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水利勘察队沿一条河向上游走了5.5千米,又继续向上游走了4.8千米,然后又向下游走了5.2千米,又向下游走了4.1千米,这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  )处.
A.上游1千米B.下游9千米C.上游10.3千米D.下游1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