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4.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15=0时,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A.(x-4)2=31B.(x-4)2=1C.(x-8)2=1D.(x-8)2=31

分析 先把15移到方程右边,再把方程两边加上16,然后把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即可.

解答 解:x2-8x=-15,
x2-8x+16=1,
(x-4)2=1.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6的概率是$\frac{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了测量旗杆AB的高度,小凡在距旗杆底部B点10.8米的C点处放置了一面镜子,当小凡行走到与BC位于同一直线的E点处时,恰好能从镜子中观察到旗杆顶部的A点.已知小凡眼睛所在的D点离地面的高度是1.6米,CE=2.7米,则旗杆AB的高度是(  )
A.6.4米B.7.2米C.8米D.9.6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若y=2$\sqrt{x-5}$+$\sqrt{5-x}$+2,则x-y=$\frac{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小亮在操场上玩,一段时间内沿M→A→B→M的路径匀速散步,能近似刻画小亮到出发点M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BC=3,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O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运动,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过点P作PQ⊥AB于点Q,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BD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
(1)求点N落在BD上时t的值;
(2)求出点O在正方形PQMN的任一边上时t的值;
(3)当点P在折线AD-DO上运动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阅读下面的材料:
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两条直线垂直的定义,下面就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确定的两条直线,给出它们垂直的定义:设一次函数y=k1x+b1(k1≠0)的图象为直线l1,一次函数y=k2x+b2(k2≠0)的图象为直线l2,若k1•k2=-1,我们就称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垂直.
解答下面的问题:
(1)求过点P(4,1)且与已知直线y=-2x-1垂直的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并画出直线l的图象;
(2)设(1)中的直线l分别与y轴、x轴交于点A、B,如果直线m:y=kx+t(t<0)与直线l垂直且交x轴于点C,求△ABC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如图,在△ABC中,过点A作AD⊥BC,垂足为D,E为AB上一点,过点E作EF⊥BC,垂足为F,过点D作DG∥AB交AC于点G.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请你判断∠BEF与∠ADG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1=∠2,那么添加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D≌△ACD的是(  )
A.AB=ACB.∠B=∠CC.ADAD平分∠CABD.CDCD=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