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法二〗如图2,延长DE,CB相交于点R,作BM∥PC,根据AQ∥PC,BM∥PC,和E是AB的中点,D、E、R三点共线,求证△AEQ≌△BEM.同理△AED≌△REB.再求证△RBM∽△RCP,利用其对应边成比例即可证明结论.
(2)如图3,当点F为BC的中点时,PF=2AP不成立.作BN∥AF,交RD于点N.根据△RBN∽RFP.利用F是BC的中点,RB=BC,可得$\frac{BN}{PF}=\frac{RB}{RF}$=$\frac{2}{3}$,又利用AE=BE,∠NEB=∠PEA,∠NBE=∠PAE.求证△BNE≌△APE即可.
解答 (1)证明:延长DE,CB相交于点R,作BM∥PC.如图1所示:
∵AQ∥PC,BM∥PC,
∴MB∥AQ.
∴∠AQE=∠EMB.
∵E是AB的中点,D、E、R三点共线,
∴AE=EB,∠AEQ=∠BEM.
∴△AEQ≌△BEM.
∴AQ=BM.
同理△AED≌△REB.
∴AD=BR=BC
∵BM∥PC,
∴△RBM∽△RCP,
相似比是$\frac{1}{2}$.
PC=2MB=2AQ.
(2)解:当点F为BC的中点时,AP=$\frac{2}{3}$PF.理由如下:
作BN∥AF,交RD于点N.如图2所示;
则△RBN∽RFP.
∵F是BC的中点,
由(1)得:RB=BC,
∴RB=$\frac{2}{3}$RF.
∴$\frac{BN}{PF}=\frac{RB}{RF}$=$\frac{2}{3}$,
又AE=BE,∠NEB=∠PEA,∠NBE=∠PAE.
∴△BNE≌△APE,
∴AP=BN.
∴AP=BN=$\frac{2}{3}$PF.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难度较大,是一道中考压轴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