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C、D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y=$\frac{m}{x}$的图象在第四象限相交于点P,并且PA⊥x轴于点A,PB⊥y轴于点B,已知B(0,-6)且S△DBP=27.
(1)求上述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设点Q是一次函数y=kx+3图象上的一点,且满足S△DOQ=2S△COD,求点Q的坐标.

分析 (1)令一次函数解析式中x=0,求出对应的y值,确定出D的坐标,得到OD的长,再由已知条件得到OB的长,由OD+OB求出BD的长,在直角三角形BDP中,利用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将BD及已知的面积代入求出BP的长,确定出P的坐标,由P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将P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k的值,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将P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m的值,确定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先求得C的坐标,进而根据S△DOQ=2S△COD,求得MQ=2OC=4,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求得.

解答 解:(1)∵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交y轴于点D,
∴OD=3.
∵B(0,-6),
∴BD=3+6=9,
∵S△DBP=27,
∴$\frac{1}{2}$•BD•BP=27,
∴BP=6,
∴P(6,-6);
把点P的坐标代入y=kx+3得:k=-$\frac{3}{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frac{3}{2}$x+3,
把点P的坐标代入y=$\frac{m}{x}$得:m=-36.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frac{36}{x}$;
(2)∵一次函数y=-$\frac{3}{2}$x+3的图象交x轴于点C,
∴把y=0代入求出x=2,即点C的坐标是(2,0),OC=2,
分为两种情况:当Q在射线DC上时,过Q作QM⊥y轴于M.
∵△DOQ的面积是△COD面积的2倍,
∴$\frac{1}{2}$OD•MQ=2×$\frac{1}{2}$OD•DC,
∴MQ=2OC=4,
把x=4代入y=-$\frac{3}{2}$x+3得:y=-3,即此时Q(4,-3),
当Q在射线CD上时,同法求出QM=4,
把x=-4代入y=-$\frac{3}{2}$x+3得:y=9,即此时Q(-4,9),
∴Q的坐标是(-4,9)或(4,-3).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以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其中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两函数解析式是求两函数交点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x2÷x2=2xB.(-a2b)3=-6a6b3C.3x2+2x2=5x4D.(x-3)2=x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先将△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B′C′,则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1,2);
(2)再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1B1C1,则A点对应点A1的坐标是(-3,-2),并画出旋转后的△A1B1C1
(3)在(2)中△ABC旋转过程中,求CA所扫过区域的面积.(结果保留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能够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
A.众数B.平均数C.方差D.中位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问题提出
如图①,已知直线l与线段AB平行,试只用直尺作出AB的中点.
初步探索
如图②,在直线l的上方取一个点E,连接EA、EB,分别与l交于点M、N,连接MB、NA,交于点D,再连接ED并延长交AB于点C,则C就是线段AB 的中点.
推理验证
利用图形相似的知识,我们可以推理验证AC=CB.
(1)若线段a、b、c、d长度均不为0,则由下列比例式中,一定可以得出b=d的是B
A.$\frac{a}{b}$=$\frac{c}{d}$  B.$\frac{a}{b}$=$\frac{a}{d}$  C.$\frac{a}{b}$=$\frac{d}{a}$  D.$\frac{a}{c}$=$\frac{d}{b}$
(2)由MN∥AB,可以推出△EFN∽△ECB,△EMN∽△EAB,△MND∽△BAD,
△FND∽△CAD.
所以,有$\frac{FN}{CB}$=$\frac{()}{()}$=$\frac{MN}{AB}$=$\frac{()}{()}$=$\frac{FN}{AC}$,
所以,AC=CB.
拓展研究
如图③,△ABC中,D是BC的中点,点P在AB上.
(3)在图③中只用直尺作直线l∥BC.
(4)求证:l∥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代数式$\frac{1}{\sqrt{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若干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本中,学生的身高众数在B组,中位数在C组;
(2)若将学生身高情况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则C组部分的圆心角为90°;
(3)已知该校共有学生2000人,请估计身高在165及以上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
组别身高
Ax<155
B155≤x<160
C160≤x<165
D165≤x<170
Ex≥1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已知直线y=ax+b与双曲线y=$\frac{k}{x}$(x>0)交于A(x1,y1),B(x2,y2)两点(A与B不重合),直线AB与x轴交于P(x0,0),与y轴交于点C.
(1)若A,B两点坐标分别为(1,3),(3,y2),求点P的坐标.
(2)若b=y1+1,点P的坐标为(6,0),且AB=BP,求A,B两点的坐标.
(3)结合(1),(2)中的结果,猜想并用等式表示x1,x2,x0之间的关系(不要求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A=PE,PE交CD于F.
(1)证明:PC=PE;
(2)求∠CPE的度数;
(3)如图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试探究线段AP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