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依题意,有:
,解得
∴直线AC:y=-
x+
.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
2+bx+c,依题意,有:
,解得
∴抛物线:y=-
x
2+
x+c.
(2)过点B作BS∥AC,交x轴于点S,则AS=BC=5,OR=3,∴tan∠OBS=tan∠ODE=
.
BP=BC-CP=5-at=5-t,BD=t,OD=OB-BD=4-t,OE=
OD=3-
t;
由题意,四边形DEFP是平行四边形,若四边形DEFP是矩形,所以∠PDE=90°;
∵∠PDB=∠DEO=90°-∠ODE,∠PBD=∠DOE=90°,
∴△PBD∽△DOE,得
即:
=
,解得 t=
,则P(
,4);
由于直线PQ∥AC,设直线PQ:y=-
x+b,代入点P,得:
-
×
+b=4,解得 b=
∴若a=1,当t=
时,四边形DEFP为矩形;此时直线PQ的解析式:y=-
x+
.
(3)同(2)可求得:△PBD≌△DOE,则 BD=OE,BP=OD;
∴
,解得
由题意,此时a的值不在0<a≤1.25的范围内,所以不存在符合条件的a、t值.
(4)易求得:直线OC:y=
x;直线AC:y=-
x+
.
设点M、N的纵坐标为m,分两种情况讨论:
(Ⅰ)线段MN为等腰Rt△MNR的底边,则 MN=2m;
由MN∥OA,得:
=
,解得 m=2;
∴M(
,2)、N(
,2)
∴点R(
,0).
(Ⅱ)线段MN为等腰Rt△MNR的腰,则 MN=m;
由MN∥OA,得:
=
,解得 m=
∴M(6,
)、N(
,
)
①当点N是直角顶点时,NR⊥x轴,点R(
,0);
②当点M是直角顶点时,MR⊥x轴,点R(6,0);
综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R,且坐标为(
,0)、(
,0)、(6,0).
分析:(1)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能确定直线AC与抛物线的解析式.
(2)首先表示出BP、BD、OD、OE四边的长,若四边形DEFP为矩形,那么必须满足的条件是∠PDE是直角,此时△PBD、△DOE相似,可据此求出t的值,在求出BP的长以及点P的坐标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PQ的解析式(直线PQ与直线AC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同,在设直线解析式时可利用这个特点).
(3)方法同(2),不过由四边形DEFP为正方形得出的条件变为△PBD、△DOE全等,首先由BD=OE求出t的值,再由OD=BP求出a的值;进一步能得到DP、DE的长,由此求得正方形的面积.
(4)此题需要注意两方面:
①线段MN是底边(此时线段MN的长是点M纵坐标的2倍);②线段MN为腰(此时线段MN的长等于点M的纵坐标);
解法大致相同,首先设出点M或N的纵坐标,利用△CMN、△CAO相似,求出这个纵坐标,再利用直线OC、直线AC解析式确定出点M、N的坐标后,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动点函数问题,主要涉及了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矩形和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其中还穿插了全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综合性很强.在解答这道题时,对图示的理解很重要,着重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